東西問·蘭花獎丨迪諾:發展東盟與中國友好為何至關重要?

中新社北京9月12日電 題:發展東盟與中國友好為何至關重要?
——專訪印尼外交政策協會(FPCI)創始人迪諾
作者 徐皇冠 王宗漢

2023年9月,印尼外交政策協會(FPCI)創始人、主席、印尼前副外長迪諾·帕蒂·賈拉爾(Dino Patti Djalal)榮獲由中國外文局發起設立的首屆蘭花獎“友好使者獎”。迪諾長期致力于東盟與中國、印尼與中國友好關系發展,他緣何投身這一事業?為何認為發展與中國的友好關系至關重要?他有著怎樣的“中國觀”?中新社“東西問”近日就此專訪迪諾。
視頻:迪諾·帕蒂·賈拉爾:人文交流是兩國關系的基石來源:中國新聞網
現將采訪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多年來,您不遺余力地投身發展中國與東盟、中國與印尼友好關系事業,是什么讓您與中國結緣?
迪諾:在我看來,中國已成為地區最重要大國。這意味著,相比世界上其他國家,中國的政策會對亞洲國家繁榮產生更深遠的影響。這與50年前形成了巨大對比,當時中國的經濟發展對亞洲國家的影響并不大,亞洲國家更多受到美國、日本、歐洲和其他國家影響。因此,現在制定正確的對華政策,對印尼和東盟都非常重要,應正確地對待中國,而不是相反。這也意味著印尼和其他東盟國家必須重新調整心態和對華政策。我們現在面對的是21世紀的中國,而不是20世紀的中國。

對我自己而言,了解并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既是我參與外交工作的職業需要,也是我的個人需要,我的三個孩子就正在一所英華學校學習。
中新社記者:您在促進對華友好關系發展方面成果豐碩,初心是什么?
迪諾:印尼外交政策協會(FPCI)是亞太地區最大的民間外交政策組織之一。FPCI的宗旨是促進國家間的民間往來和友好關系。FPCI也許比其他同類組織更加積極,開展了諸如全球智庫大會、東盟—中國關系年度民意調查、青年征文、中國論壇等活動。

這樣做的原因,首先是我相信國家間的戰略和政治互信,需要建立在以相互尊重和信任為基礎的穩固民間關系之上。其次,穩固的民間關系更為堅固持久,可以經受住雙方關系發展道路上的各種考驗和磨難。畢竟,信任并非一朝一夕鑄就,而是隨著時間推移和反復互動來點燃相互欣賞的“火花”。在2004年印尼海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及新冠疫情期間,中國對印尼的援助,就是通過持久合作、團結行動促成更牢固伙伴關系的典范。

中新社記者:您長期關注中國發展,投身兩國文化交流事業,您認為中國近年來有哪些變化,可否談談您的“中國觀”?
迪諾:印尼曾經中斷對華外交關系20余年,但時過境遷,曾經的對華看法已消失不見。中國近些年的發展,與東盟國家的未來休戚與共——中國的成功將造福東南亞各國,中國的危機也將是東南亞各國的危機。我認為中國在兩個方面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一是中國的發展速度。中國建設基礎設施和交通網絡的速度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快,這一點無可爭辯,我無需多言。

二是中國向世界展現自己的方式。正如我在一些關于中國的演講中所說的那樣,中國不想成為美國,也不想成為歐洲國家或其他國家——中國只想做自己。中國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其歷史傳承、發展成就、政治自信以及民族韌性。有些國家可能將中國的發展視為一種“威脅”,但對于印尼而言,中國的成功鼓舞人心,因為我們視之為一個同為發展中國家的伙伴取得來之不易的成功。我們樂于見到發展中國家成功,因為我們都曾被打敗、被占領、被剝削和被壓迫。
中新社記者:您曾出任印尼駐美大使,深入接觸東西方不同的文明與文化。您如何認識當今世界變局,以及現時不同文明交往交流的必要性?
迪諾:縱觀我的人生與外交官生涯,學到的最好一課就是:當南北方國家、東西方進行對話與合作時,世界就會變得更和平、穩定、繁榮。人類不能消除差異,也不能解決每一件爭端,但永遠對和平協商保持開放態度,是穩定的國際關系的關鍵。

我還得出一個結論:每一個文明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對人類社會作出貢獻,沒有一個文明能宣稱自己比其他文明更偉大。作為一個印度尼西亞人,我對前總統蘇西洛說的一句話深信不疑,即印尼受益于多種文明的精髓——包括伊斯蘭文明、印度文明、佛教文明、中華文明、西方文明與其他文明。印尼民族中所注入的這些文明內涵豐富了我們的生活。

促進國家與文明之間對話,我認為是我發起全球智庫大會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這一論壇面向南北方國家、東西方文明,歡迎與會者平等參與,不帶評判或偏見。全球智庫大會已來到第四個年頭,這個線上全球對話已吸引了包括中國在內的145個國家共數千人參與。
中新社記者:您榮獲首屆蘭花獎“友好使者獎”,對于未來中國與東盟、中國與印尼友好關系發展事業,有何展望?
迪諾:我認為我們的事業前路光明。這是因為印尼與中國、東盟與中國之間已長期發展戰略互信。此外,東盟國家與中國之間已廣泛建立了基礎設施建設合作,覆蓋越來越多領域,造福越來越多民眾。這種戰略互信絕非理所當然,而是用持之以恒的努力換來的。未來,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我們要繼續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的基礎上實現緊密合作,強化友誼紐帶。(完)
受訪者簡介:

迪諾·帕蒂·賈拉爾,印尼外交政策協會(FPCI)創始人、主席,曾任印尼駐美大使、副外長,長期致力于發展東盟—中國、印尼—中國的友好關系,多次協助舉辦或參與中國—東盟交流活動。2020年,他領導FPCI舉辦“重建后疫情世界”全球智庫大會,開展東盟—中國關系年度民意調查并發布相關民調報告,受到廣泛關注。他領導 FPCI 每年組織中國論壇,邀請來自東盟國家和中國的專家學者就東盟—中國及印尼—中國關系發展動向、機遇與挑戰等進行探討。

東西問精選:
- 2025年05月06日 19:04:51
- 2025年05月05日 20:36:35
- 2025年04月26日 21:05:35
- 2025年04月21日 21:20:12
- 2025年04月19日 20:32:13
- 2025年04月14日 21:19:00
- 2025年04月11日 20:42:12
- 2025年04月11日 18:29:24
- 2025年04月10日 18:12:12
- 2025年05月06日 19: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