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男青年比女青年更愛出游、周五“錯峰”出行成年輕人出行標配
中新網上海5月5日電 (李秋瑩)日前,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聯合同程旅行發布《2025城市青年旅行消費報告》,解碼18歲-35歲青年人群的出行特征和趨勢變化。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旗下的有數數據創新實驗室分析認為,隨著深度體驗需求和多元場景期待的不斷增長,青年文旅消費呈現出全新趨勢。

《報告》揭示了中國青年出游行為年齡分層、社交模式與時間規劃的深層關聯。數據顯示,30歲-35歲青年以33.24%的占比成為出行主力,這一現象在經濟發達地區尤為顯著,上海、深圳、浙江、江蘇、廣州5省市構成了“30+出行高地”。總體來看,男青年比女青年更愛出去玩,男青年出游占50.61%,女青年出游占49.39%。一線城市成為“男青年旅行大本營”,其中,深圳男青年以59.59%的出游比例穩坐榜首,上海以58.41%位列第二,北京以57.81%位居第三。而重慶的女青年更愛出游,女性出行占比達到53.21%。有數數據創新實驗室分析認為,當代年輕人出游畫像映射出多元的社會文化圖景。經濟發達地區的“30+”群體對旅游品質有更高追求,更愿意將旅行視為重構生活意義的方式,與延遲婚育、逃離職場等社會心態深度交織。
除節假日依舊是出游旺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用錯峰出行助力周末出游高峰常態化,顯示出工作與休閑邊界柔性化的社會趨勢。《報告》顯示,全國近兩成年輕人選擇周五錯峰出行,其中最受歡迎目的地前五名分別是成都、廣州、重慶、北京和杭州。隨著高鐵網絡的不斷完善,青年出行首選高鐵趨勢也日益顯著,全國18歲-24歲年輕人中,60%選擇高鐵出行。隨著“特種兵”旅行的興起,其中30%的年輕人1年內高鐵出行超過3次,是飛機出行的3倍。
《報告》顯示,74%的青年傾向于在三天內預訂高鐵票,其中超過30%選擇在當天進行預訂;同時,48%的青年會在三天前預訂機票,而當天預訂機票的用戶比例不到一成。在出行半徑上,57%的青年選擇2小時以內高鐵,火車“鐵腚”硬座用戶屬地前三名分別為廣州、重慶、北京。而1小時-2小時的高鐵旅途熱力圖上,24%的青年選擇廣深、滬杭等高鐵線;反觀6小時以上的長途出行,年輕人更喜歡重慶至上海、北京至廣州等大幅跨區域線路。
《報告》顯示,年輕人最喜歡的目的地,除北上廣深外,依次為重慶、西安、武漢、鄭州、蘇州、青島、廣州、杭州、貴陽、昆明等,尤其是鄭州、青島等成為新晉黑馬。隨著小眾旅游目的地不斷出圈,新疆喀什、福建泉州、內蒙古阿爾山、貴州鎮遠、吉林延吉、云南芒市、福建漳州等小眾城市憑借獨特文化與個性化體驗,正逐漸走進年輕人打卡視野。在旅行偏好上,18歲-30歲的年輕人對主題公園的偏好程度遠高于其他旅游類型主題,其次是演唱會、博物館、露營、徒步等旅行場景在年輕人中的偏好占比持續高熱。30歲-35歲的青年人群則更青睞動物園、歷史遺跡、綜合性度假區、鄉村游、園林古鎮等場景主題。
同程研究院分析認為,年輕人不僅關注旅行產品的實用性和性價比,更追求個性化體驗以及社交屬性,這些新需求也將催生年輕人旅游細分市場的新機遇。在住宿選擇上,年輕人的首要考慮因素是“性價比”。數據顯示,民宿成為年輕人旅行住宿首選,占比約四成;其次是相對標準化的經濟型酒店,占比約三成;選擇星級酒店的占比約兩成。《報告》顯示,年輕人預訂酒店呈現顯著的“短時高頻、臨期決策”特征,超七成用戶選擇當天預訂酒店。
《報告》顯示,中國青年出境游市場出現客源地集聚與目的地分化特征。出境游出發地TOP5榜單中,上海以絕對優勢領跑,廣州、北京分列第二、第三,成都、深圳則位列第四、第五,打破了傳統一線城市壟斷格局。在出境游目的地榜單中,泰國曼谷和韓國首爾成為中國青年旅行目的地最熱門選擇的TOP1和TOP2。相較于境外長途旅行,上海年輕人周末出境的頻次逐步加大,堪比“周邊游”。《報告》顯示,超過兩成的上海青年選擇周五出發,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國家。
據介紹,有數數據創新實驗室由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聯合互聯網頭部企業創設,重點聚焦青年在消費、文化、社交等數字場域中的消費痕跡和行為軌跡,并持續發布“有數”系列數據產品。(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5日 12:45:49
- 2025年05月03日 20:55:37
- 2025年05月03日 12:57:35
- 2025年05月03日 10:54:37
- 2025年04月29日 16:35:09
- 2025年04月29日 16:31:57
- 2025年04月29日 15:00:21
- 2025年04月29日 14:59:18
- 2025年04月29日 13:32:55
- 2025年04月29日 1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