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訪抗戰遺址 遺憾島內歷史教育缺失
中新社呼倫貝爾7月1日電(黃欣欣)六月底的內蒙古呼倫貝爾烈日灼人,而在海拉爾城區北部的一處地下工事內,刺骨寒氣撲面而來。6月30日,24位臺胞來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海拉爾紀念園,走進地下工事深處,了解抗戰往事。
1934年,日本關東軍在呼倫貝爾海拉爾構筑起由5個主陣地、10個輔助陣地組成的海拉爾要塞,其主體北山陣地由地上與地下相連通的兩部分組成,其中地下工事深17至21米。據悉,在海拉爾要塞修建過程中,日本侵略者抓來數萬名勞工,工程完工后,將勞工全部殺害或活埋在海拉爾河北岸的“萬人坑”。
沿著濕滑石階深入地下工事,入口處陳列的勞工尸骨揭開塵封歷史。翁先生凝視著紀念館內展出的遺骸,聲音低沉,“日軍以‘招工’名義騙來勞工,強制奴役,只有張玉甫從病號棚逃出,后來才把這段血淚史公之于眾。”
“日軍侵占臺灣五十年,戕害民眾不計其數。”在陰冷坑道中,臺胞劉先生講述其祖輩口傳的慘劇:日軍將全村人驅入土坑澆淋汽油焚燒,唯一幸存者雙手燒焦裸露坑外,“日軍竟逼其當村長,稱‘大難不死,必有后福’”。劉先生表示,這些故事全靠耆老口耳相傳,文獻中很難查到。
目睹勞工慘狀,劉先生提及1896年發生在臺灣的云林大屠殺,他說:“短短七天就有七十多個村莊被毀掠,數萬同胞被殺戮。日本殖民臺灣期間,所有好東西都運往日本,只留下邊角料。”當被問及臺灣教科書是否記載這些,他搖頭:“民進黨當局改課綱后,很多歷史都一語帶過。還有的教科書把‘日據’改為‘日治’,將侵略美化成治理,年輕人受課本影響,真以為日本在‘建設’臺灣。”
“00后”臺青詹同學環顧紀念館說:“臺灣少有展現殖民暴行的紀念館,歷史正在被遺忘。來這里才知真相,很有意義。”
“‘90后’在課堂還學過關于日軍暴行的歷史,如今‘00后’已難接觸真實歷史。”臺胞鄭先生此前參觀過哈爾濱731部隊遺址,在他看來,銘記歷史不代表延續仇恨,我們不能忘記傷痛。歷史一直存在,應該讓更多人知道真相。(完)

- 專題: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7月01日 10:51:57
- 2025年07月01日 09:58:24
- 2025年07月01日 08:51:48
- 2025年07月01日 08:19:34
- 2025年06月30日 10:21:12
- 2025年06月30日 09:15:04
- 2025年06月30日 07:22:57
- 2025年06月30日 00:05:18
- 2025年06月29日 20:47:55
- 2025年06月29日 19:5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