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五星紅旗,我知道自己安全了”
中新網7月1日電 (記者 管娜)“看到五星紅旗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安全了。”6月25日,伊朗華僑華人聯合會執行會長馬正華在回顧協助中國同胞撤離德黑蘭的經歷時,向中新網記者感慨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6月23日表示,根據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外交部、中國駐伊朗等國家使領館以及交通運輸部、民航局等部門共同努力下,3125名中國公民已從伊朗安全撤離。
以伊沖突持續升級的6月14日,在中國駐伊朗使領館的指導和支持下,伊朗華僑華人聯合會(簡稱華聯會)第一時間組織和協助中國同胞撤離。

“零傷亡、零損失,
我們沒有落下一個人”
當地時間6月13日凌晨,以色列對伊朗的空襲, 撕開了德黑蘭靜謐的夜空。以伊沖突爆發。
“我印象非常深刻,有一處襲擊點距離我住的地方大概只有六、七公里,響聲特別大。”馬正華回憶當時的空襲時說,“巨大的聲音此起彼伏,響徹夜空。”
馬正華表示,“以伊沖突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還認為是很正常的規模,不過到14日,空襲不但沒有減弱,反而一步步升級。當時,當地的一些中國留學生,還有出差的華人華僑非常恐慌。”
馬正華回憶道,在中國駐伊朗使領館的指導和支持下,華聯會第一時間成立撤僑行動組,組織和協助撤僑工作。
“第一批撤僑是15日,當時主要針對的是中國留學生和在伊出差的同胞,共有18個人撤離。”馬正華說,隨著形勢日益緊張,6月16日開始撤離數量逐漸增多。
截至6月20日,“華聯會共組織了12批次撤離,共組織和幫助約430人撤離伊朗。”馬正華評價道,“此次行動零傷亡、零損失,我們把同胞們都安全送到了第三國口岸,沒有落下一個人。”
“看到五星紅旗,
我知道自己安全了”
“一個在伊朗做生意的朋友與我通話時,他旁邊的一條街發生了爆炸,朋友緊張地說,他要離開這個地方,隨即掛斷了電話。”馬正華說,炸彈襲擊就在他身邊。
盡管如此,馬正華沒有選擇立即撤離,在以伊沖突白熱化的時刻,是什么支撐他堅守到最后?
馬正華說,他的兒子在德黑蘭大學讀書,是第一批撤離的人之一。
“作為一個父親,我想早點讓他撤離,這是我的職責。”同時,馬正華對兒子說,“爸爸必須堅持到最后,這是責任。”
“整整有四天時間,撤僑工作組幾乎沒有休息,睡覺時間加起來不超過6個小時。”馬正華表示,“我們經常在凌晨接到電話,處理撤離事宜,并第一時間報備使館,使館的工作人員也第一時間回復。”
責任和擔當,在硝煙中化作了堅守的力量。
談及撤僑過程中的感動瞬間,馬正華感慨地說,“當我們進入阿塞拜疆口岸的時候,當地的華聯會還有使館的同志舉著五星紅旗前來迎接,那個時候,我非常感動和激動。那一刻,我真正意識到自己安全了。”
他進一步表示,“通過此次撤僑,我真切感受到,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生活在中國,非常幸福和安全。”
當馬正華在阿塞拜疆口岸看到飄揚的五星紅旗時,當撤離同胞在異國土地上獲得使館及時的援助時,這種跨越國界的守護印證著:成功撤離德黑蘭的每一步,都源于祖國賦予的底氣。
正如馬正華所言:“作為中國人,有強大的祖國做堅強后盾,走到哪里都踏實。”(完)

相關新聞
國際新聞精選:
- 2025年07月01日 16:17:48
- 2025年07月01日 13:01:20
- 2025年06月30日 11:00:55
- 2025年06月30日 10:19:22
- 2025年06月30日 06:33:58
- 2025年06月28日 18:24:57
- 2025年06月28日 14:10:23
- 2025年06月28日 10:12:42
- 2025年06月27日 13:30:37
- 2025年06月27日 1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