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匠心護航 溫州S1線“司機兄弟”十載毫米堅守
中新網溫州5月5日電(奚金燕 干嘉健 林夕榆)當“五一”假期的人潮涌向溫州世紀公園的郁金香花海時,溫州市域鐵路S1線的駕駛艙內,吳俊豪與徐宇鋒這對“司機兄弟”進行著手指口呼標準化作業。十年來,他們用獨創的“無感制動”技法守護著53.5公里軌道的平安運行,累計安全駕駛里程達30余萬公里。

模擬艙里的“毫米”青春
將時光回溯到2015年的一個冬夜。晚上十點,武漢鐵路司機學校的模擬駕駛艙內依舊燈火通明。吳俊豪和徐宇鋒身著同款軍大衣,全神貫注地進行著對標停車作業。
“3、2、1,制動!”隨著徐宇鋒沉穩的倒計時,儀表盤指針從80km/h平穩歸零。兩輛虛擬列車幾乎同時精準地停在距標線1厘米處,誤差值完全重合。實訓老師湊近屏幕驚嘆:“你們是裝了什么心靈感應裝置?怎么能做到如此默契!”
這對師兄弟有著一套獨特且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每當吳俊豪在主駕位操作時,徐宇鋒便手持量尺,蜷縮在觀察席上,憑借敏銳的身體感知,捕捉列車慣性的細微變化。
“這次制動力度像羽毛落地般輕柔!”徐宇鋒輕叩艙壁三下,吳俊豪迅速在筆記本上記錄下“制動梯度-2%”。而當角色互換,駕駛艙內則會響起“急停像浪頭拍岸般猛烈”的警示。直到畢業離校的前夜,他們合訂的筆記本里,還記錄著厚厚的筆記。
53.5公里軌道上的匠心協作
2018年,溫州S1線再次將這對兄弟緊密相連在一起。作為全國首批市域鐵路司機,他們在53.5公里的聯調聯試中,續寫著獨屬于他們的“同事”篇章。
在浙江交通集團幸福軌道公司運營的溫州S1線駕駛艙操作臺上,有著不少屬于他們的“專屬密碼”:貼在儀表盤側邊的彩色坡度貼紙,用不同色塊清晰標注著加減速節點;操縱桿旁的備忘卡上,“注意道岔區段平穩性”的提示墨跡未干,時刻提醒著他們操作的要點。
“乘客的滿意微笑,就藏在這毫厘之間的精準刻度里?!?月4日凌晨兩點的調試列車上,徐宇鋒輕輕扶著駕駛臺上的圓柱體模型,認真地說道。這對搭檔憑借精湛技藝創造的“無感制動”技法,讓列車急停時,小圓柱始終穩如泰山,成了檢驗平穩操作的“沉默考官”,也成了他們保障乘客舒適出行的“秘密武器”。
2021年,浙江省技能大賽現場,當裁判宣布吳俊豪以1分優勢奪冠時,獲得第五名的徐宇鋒卻笑得比冠軍還早。秘密藏在他們的備戰策略里,大賽期間,這對兄弟把房間改造成了一座緊張有序的特訓營,廁所門上貼著停車標線圖,刷牙時也不忘練習手指口呼標準化作業,日復一日的高強度訓練,讓技術操作深深烙印在他們的肌肉記憶里。
頒獎時刻,吳俊豪突然掏出一個礦泉水瓶蓋,笑著對徐宇鋒說:“這是當年欠你的第48個?!痹瓉?,在決勝的階梯制動法,正是他們用這些瓶蓋當作“砝碼”,一次次進行調試、鉆研。

從瓶蓋到圓柱的青苗接力
如今,溫州S1線的司機手動駕駛對標合格率高達99.9%,成績的背后離不開吳俊豪和徐宇鋒的努力付出。吳俊豪2022年晉升為指導司機,兩人從同事變成了“師徒”角色。
2024年春天,徐宇鋒成了一名“青苗”指導司機。期間吳俊豪鄭重地送上一本包漿的筆記本。翻開泛黃的紙頁,當年那些青澀稚嫩卻又滿含熱忱的筆記躍然眼前,“今天老徐說我的對標像過山車”“發明瓶蓋測量法,誤差±1毫米”……
為了更好實現傳幫帶,這對師徒將新司機拉進精心設計的“特訓套餐”,在駕駛臺上放上小圓柱,嚴格要求啟停時小圓柱不能倒下。他們還開啟了新課題“平穩啟動模式”,致力于讓老年乘客在列車啟動時,無需緊握扶手也能站穩,進一步提升乘客的出行舒適度。
“別人踏青我們‘踏軌’,看著乘客安心出游的笑容就是最好的節日禮物?!痹谶@個屬于勞動者的節日里,這對“司機兄弟”用0.1秒的制動響應、1厘米的停車精度,在流動的城市動脈中鐫刻下新時代產業工人的擔當。正如他們堅守的駕駛艙操作臺上那行銘文——“每毫米刻度都是對生命的丈量”,這份對匠心的極致追求,正隨著飛馳的市域列車,駛向更多勞動者的春天。(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5日 21:18:10
- 2025年05月05日 21:12:42
- 2025年05月05日 20:31:37
- 2025年05月05日 20:04:05
- 2025年05月05日 17:16:57
- 2025年05月05日 16:37:28
- 2025年05月05日 14:47:07
- 2025年05月05日 13:38:43
- 2025年05月05日 13:06:55
- 2025年05月05日 1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