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批單峰駝與雙峰駝“混血”駝羔誕生
中新網阿拉善4月22日電 題:中國首批單峰駝與雙峰駝“混血”駝羔誕生
作者 陳峰 王曉春 楊婕
暮春時節,廣袤無垠的阿拉善戈壁上,5峰毛茸茸的小駝羔發出稚嫩的叫聲,圍繞在母駝身旁討奶喝。
這一幕發生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阿拉騰朝格蘇木高產奶駝繁育基地。這看似平凡的牧場日常,創造了中國駱駝繁育領域的歷史——這5峰小駝羔是中國嘗試單峰駝與雙峰駝配種繁育而來的第一代駝羔,標志著中國駝奶高產基因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為了這一刻,我們潛心鉆研了近10年。”內蒙古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國際雙峰駝學會理事長吉日木圖難掩激動。
2019年2月,阿拉善右旗邀請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教授何牧仁,攜手內蒙古中哈駱駝研究院,聯合進行了9峰母駝的胚胎移植工作。次年,兩峰單峰種公駝順利誕生。此后5年,吉日木圖教授團隊圍繞單峰種公駝的環境適應性、科學飼養管理等展開深入研究,并不斷推進單峰駝與雙峰駝配種繁育試驗,終于在2025年春天迎來首批“混血”駝羔。

單峰駝原產于中東和非洲的酷熱沙漠,憑借日產奶量15公斤的“實力”成為駝奶界的“高產冠軍”;而中國特有的雙峰駝,雖適應半干旱氣候,但日均產奶量僅2.5公斤至3.5公斤。
阿拉善右旗農牧和科技局局長李鐵軍介紹,“雙峰駝還存在‘認崽產奶’的習性——只有熟悉幼崽氣味后才分泌乳汁,且部分奶量會被幼駝直接飲用,導致奶產量更低,奶源供給量有限。”
此次雜交繁育成功,既保留了雙峰駝的優良基因,又一舉破解了駝奶產能瓶頸,使阿拉善右旗在駱駝育種繁育領域走在全國前列。
作為中國雙峰駝存欄量最多的地區之一,阿拉善右旗現存欄雙峰駝6.8萬峰。近年來,當地依托豐富的雙峰駝種質資源,借勢內蒙古自治區奶業振興戰略,構建起從良種繁育到精深加工的全產業鏈條。阿拉善現代駱駝產業園、科研院所、良種繁育基地等設施拔地而起,推動駱駝養殖向專業化、產業化、科技化邁進。
“今年預計繁育10峰駝羔,2026年將達到40峰。”吉日木圖透露,“我們要將雙峰駝產奶量從目前的3.5公斤左右提升至7公斤以上,實現經濟效益翻倍增長。”此次繁育成功,不僅使得科研成果切實惠及農牧民,也為當地打造全球駱駝產業樣板區再添砝碼,更讓“沙漠黃金奶”走向規模化生產成為可能。
隨著更多“混血”駝羔的誕生,這片廣袤的戈壁灘上,正孕育著一幅特色產業新圖景。(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25日 21:16:45
- 2025年04月25日 19:40:07
- 2025年04月25日 14:59:51
- 2025年04月25日 14:46:18
- 2025年04月25日 14:41:32
- 2025年04月25日 14:30:11
- 2025年04月25日 14:16:46
- 2025年04月25日 14:15:46
- 2025年04月25日 13:39:42
- 2025年04月25日 13: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