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位置發現攝像頭,請直接報警!
今天(4月1日)起
我國首部系統性
規范公共安全視頻管理的行政法規
正式施行
此事登上社交平臺熱搜榜
引發網友熱議
哪些公共區域可以安裝攝像頭?
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權益如何保護?
新施行的
《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
都將有明確規定
↓↓↓
誰能安裝攝像頭?如何管理?
近年來,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預防和打擊違法犯罪、推進社會治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重復建設、非法亂建攝像頭以及視頻圖像信息被隨意收集、泄露、濫用等問題時有發生,給公共安全、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安全造成隱患。
那么到底
誰能建、誰來管、怎么管?
《條例》進行了明確規定
嚴格限定安裝目的
杜絕不必要的圖像采集設備↓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學院教授劉為軍介紹:
一是要求政府加強統籌規劃,避免重復建設,組織有關部門和經營管理單位按照相關標準來建設系統。
二是將建設主體限定為政府有關部門、經營管理單位、負有安全防范義務的單位或者個人,禁止其他無關單位、個人建設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
三是明確了在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國家機關等涉密單位周邊建設系統,需要征得相關單位的同意。
新規實施后
各類場所的攝像頭安裝
將更加規范↓
條例要求,公共安全視頻系統管理單位合理確定圖像采集設備的安裝位置、角度和采集范圍,并設置顯著的提示標識。
那么公民如何監督
身邊的違規監控設備?
發現后該如何舉報?
劉為軍介紹,一般情況下,群眾會看到提醒,“你已進入視頻監控區”。沒有顯著標識的攝像頭,群眾可以向公安機關舉報,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處理。
安裝攝像頭
這些“禁區”不能碰
條例明確規定
禁止在以下特定私密區域
安裝圖像采集設備及相關設施
旅館、飯店、賓館、招待所、民宿等經營接待食宿場所的客房或者包間內部;
學生宿舍的房間內部,或者單位為內部人員提供住宿、休息服務的房間內部;
公共的浴室、衛生間、更衣室、哺乳室、試衣間的內部;
安裝圖像采集設備后能夠拍攝、窺視、竊聽他人隱私的其他區域、部位。
個人能否在家門口安裝攝像頭?
條例實施后,個人還能在家門口安裝攝像頭嗎?
條例明確,在非公共場所安裝圖像采集設備設施不得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權益,不得非法對外提供或者公開傳播涉及公共安全、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的視頻圖像信息。
個人在家門口安裝攝像頭,需注意哪些事項?
安裝前最好征得鄰居的同意或對鄰居進行善意提醒。
安裝時應精心選擇安裝位置并調整角度,確保拍攝范圍僅限于自家門口必要區域;盡量關閉自動追蹤、錄音等功能。
安裝后必須嚴格保密,防止信息泄露,不得非法對外提供和公開傳播。
隨著智能家居走入千家萬戶
在家里安裝攝像頭
也成為很多家庭的選擇
但就在前段時間
多地民警發出提醒
因為可能存在網絡傳輸隱患
導致隱私泄露風險
不建議安裝家用攝像頭
家里不建議安裝攝像頭?警方提醒!
家庭攝像頭為何成“隱私黑洞”?
數據裸奔,黑客一碰就碎
市面上部分攝像頭存在漏洞,黑客可輕松破解默認密碼,偷窺私密畫面甚至直播牟利。
云存儲成“泄密通道”
多數攝像頭默認上傳視頻至云端,一旦服務器被攻破,全家隱私直接“裸奔”。民警建議:若必須安裝,應優先選擇本地存儲或局域網模式,切斷外網風險。
臥室、浴室成“重災區”
私密空間安裝攝像頭,換衣、洗澡等畫面可能被不法分子截取,甚至用于勒索。
特殊家庭如何平衡安全與隱私?
獨居老人/兒童:攝像頭裝于客廳,避開臥室,設置移動偵測報警功能。
雇傭保姆:提前告知并簽署協議,攝像頭僅覆蓋公共區域。
國家應急廣播提醒
此次頒布的《條例》明確
要加強監督管理,嚴格法律責任
對違法安裝圖像采集設備設施
或者非法對外提供
公開傳播視頻圖像信息的
沒收設備設施、刪除視頻圖像信息
給予罰款處罰
構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大家切勿心存僥幸、以身試法!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4日 20:33:24
- 2025年05月04日 19:40:37
- 2025年05月04日 19:21:38
- 2025年05月04日 19:19:40
- 2025年05月04日 19:12:21
- 2025年05月04日 19:02:55
- 2025年05月04日 18:13:48
- 2025年05月04日 16:10:00
- 2025年05月04日 15:53:33
- 2025年05月04日 15: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