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vs视频欧美色图国产vS视频欧美vS色图,多姿,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奇米一区二区三区,av音影先锋色色色色

文明遇鑒|一座白塔,見證中尼文明交流的歷史之約

分享到:
分享到:

文明遇鑒|一座白塔,見證中尼文明交流的歷史之約

2024年09月25日 13: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北京9月25日電(記者 邵萌)位于北京市西城區的妙應寺,以一座巍然矗立在胡同民居之間的白塔為人所熟知,故又被稱為“白塔寺”。

  這座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元史》記載中有“京城為之生輝”的美譽,與元大都并稱為“金城玉塔”。此后的七百多年間,白塔歷經戰火和歲月磨礪,經過多次修繕,最終得以相對完整地保留下來,成為我國現存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喇嘛塔。1961年,妙應寺白塔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妙應寺(也稱白塔寺)。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它存在的意義不止于此。這座白塔由尼泊爾工藝家阿尼哥主持設計與建造,融合了中尼兩國的建筑風格。不僅是重要的元代建筑遺存,也是中尼兩國文化交流源遠流長的歷史見證。

  在中尼文化交流的歷史長河中,阿尼哥及其藝術成就是濃墨重彩的一筆。據史料記載,阿尼哥1244年出生于尼泊爾古城帕坦,自幼學習工藝制造。他在中國生活了40多年,主持修建了十余處寺廟、佛塔,為中尼兩國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尼山水相連,世代友好。”2019年10月11日,在對尼泊爾進行國事訪問前夕,習近平主席在尼泊爾媒體發表署名文章,提到多位為中尼交往作出貢獻的歷史人物,阿尼哥就是其中一位。“元代時,尼泊爾著名工藝家阿尼哥率工匠來華,主持修建了北京妙應寺白塔等宏偉建筑。這些友好佳話,激勵著兩國人民世世代代相知相親、攜手前行。”

  文明對話的腳步不斷向前,中尼兩國的文化交流和互學互鑒,在今天譜寫著共建“一帶一路”新故事。

  在阿尼哥主持修建白塔的七個多世紀后,中國派遣專業隊伍赴尼泊爾,全力修復尼泊爾的建筑瑰寶——九層神廟建筑群。

  九層神廟建筑群位于世界文化遺產加德滿都杜巴廣場核心區。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8.1級強震,整個九層神廟建筑群受到嚴重損壞。

  震后,應尼泊爾政府請求,中方派遣了一支文物修復隊赴尼開展相關修復工作,這是中國在尼泊爾開展的首個大規模文物援外項目。經過近5年的整修和復原,尼泊爾文化瑰寶得以重煥生機。

  跨越700多年的兩個故事,是中尼兩國文明交流互鑒世代延續的一個縮影。

  北京白塔寺內矗立的阿尼哥塑像。杜建坡 攝

  如今,“阿尼哥”已成為中尼友好的重要象征。由中國援建的阿尼哥公路連接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和中國西藏樟木口岸,被尼泊爾人民稱作中尼友誼之路。同樣以阿尼哥的名字命名的還有阿尼哥協會,由曾赴華留學的尼泊爾畢業生組成,致力于推動中尼兩國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

  人類始終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發展。正是在綿延不絕的文明對話和交流互鑒中,中尼兩國之間的人文交流煥發出新的光彩,續寫著夢想相通、相互支持的友好篇章。

  跨越喜馬拉雅的友誼歷久彌新,而作為見證中尼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符號,雄偉古樸的白塔長久矗立于妙應寺內,繼續見證著中尼的友好交往。(完)

【編輯:李潤澤】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