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從科技興農到聚變能研究 “科研報國”是最美的誓言
(二十大時光)安徽:從科技興農到聚變能研究 “科研報國”是最美的誓言
中新網合肥10月22日電 (張俊 儲瑋瑋)“聽了二十大報告之后,我覺得在科研方面最美麗的誓言就是科研報國。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投身到科研工作中,為我們國家科研實力的騰飛做出自己的貢獻。”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研究員吳正巖日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
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當天,在安徽合肥“科學島”上的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科研工作者們一同收看開幕會直播,聆聽報告內容。

今年50歲的吳正巖,從事離子束輻照構筑納米載體材料及其在農業領域應用的研究。其研發出的農藥控失劑、肥料增效劑、鹽堿地修復劑和重金屬修復劑等新型農用納米材料,已經全部實現產業化,并廣泛應用在農田土地上,取得了優良的效果。
吳正巖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在科研方面提到了很多內容,筆墨是比較濃重的,他們有切身的感受。“報告把我們國家定位為創新型國家,提到了很多重大的科研成果,這為科研人員注入了信心,也讓我們吃下定心丸。”吳正巖說。
吳正巖介紹,報告中還提到生態環境治理和糧食安全。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生態環境和糧食安全緊密相連,而這也是他正在從事的研究工作,他很有信心未來在農田生態安全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如今,年輕一代的科學家們正紛紛投身于科研事業中,張偉就是其中一位。今年34歲的張偉是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所研究員,2021年,他回到研究生時期就生活學習過的“科學島”,開始從事磁約束核聚變波加熱領域的研究工作。

據張偉介紹,核聚變能源具有資源豐富、無碳排放和清潔安全等突出優點,是人類未來最主要的清潔能源之一。二十大報告提到,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這為他們今后的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為一名科研人員,我將踐行科研報國的使命,不斷開拓進取,勇攀科學高峰,繼續加強磁約束核聚變關鍵技術研究,為中國自主建造聚變工程實驗堆貢獻力量。”張偉說。(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4日 14:37:52
- 2025年05月04日 14:19:41
- 2025年05月04日 12:00:14
- 2025年05月03日 23:20:29
- 2025年05月03日 14:57:14
- 2025年05月03日 12:56:50
- 2025年05月03日 12:40:58
- 2025年05月03日 10:24:51
- 2025年05月03日 07:03:33
- 2025年05月02日 21: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