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vs视频欧美色图国产vS视频欧美vS色图,多姿,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奇米一区二区三区,av音影先锋色色色色

分享到:

錫林郭勒牧民的近半世紀堅持:與牧草雜交的小麥新品種“誕生記”

分享到:

錫林郭勒牧民的近半世紀堅持:與牧草雜交的小麥新品種“誕生記”

2021年10月14日 16:38 來源:中國新聞網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錫林郭勒牧民的近半世紀堅持:與牧草雜交的小麥新品種“誕生記”
    圖為魏成龍老人研究培育出的小麥新品種“和諧1號”的麥穗兒。 孫沐野 攝

  中新網錫林郭勒10月14日電 題:錫林郭勒牧民的近半世紀堅持:與牧草雜交的小麥新品種“誕生記”

  作者 奧藍 烏云嘎 孫沐野

  魏成龍今年74歲,是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上的牧民,如今也是當地出名的“草根農學家”。他用行動證明:科技源于生活。

  沒有上過一天學的他通過近半世紀的探索,成功實現小麥和牧草遠緣雜交,研究出更抗旱、畝產更高的小麥新品種。

圖為魏成將院子里的土地變身了“試驗田”。 孫沐野 攝
圖為魏成將院子里的土地變身了“試驗田”。 孫沐野 攝

  1973年,魏成龍還是一個26歲的小伙子,整日在錫林郭勒草原上放牧。有一天,他萌生了一個想法:將牧草和小麥雜交,培育出新品種。

  “解決糧食問題,首先要保證糧食產量,但那個年代科技不發達,遺傳基因的制約和生態環境因素影響著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在植物分類學上,小麥與牧草不一個‘屬’,將它倆進行遠緣雜交,能否培育出小麥新品種?”14日,魏成龍站在田里接受記者采訪時,遙想當初,有感而發。

圖為魏成龍。 孫沐野 攝
圖為魏成龍。 孫沐野 攝

  這并非突發奇想。魏成龍曾有過6年小麥育種的經歷,生長于艱苦歲月的他,經歷過饑餓和苦難,深知糧食的重要性。于是,他開始了小麥與牧草雜交的實踐探索,沒有任何可借鑒、可參照、可指導的資料記載和相關事例,一切從零開始。

  草原上牧草種類繁多,哪一種適合與小麥雜交?魏成龍說,選擇可雜交的牧草,首先是能吃、口感好、粒兒大,再就是花期得對上。

圖為魏成龍和老伴。 孫沐野 攝
圖為魏成龍和老伴。 孫沐野 攝

  魏成龍和老伴兒挨個嘗、挨個試,先后試了60多種牧草,僅比對小麥和牧草的花期就用了10年時間。

  1986年,“和諧1號”被成功培育,桿兒高、穗兒長、粒兒大;2007年,“和諧2號”誕生,桿兒低、抗倒伏、生長期短、一年能種兩茬;2020年,“和諧3號”問世,2021年試種。

  “名字是我自己起的。”談及自己的3個“孩子”,魏成龍呵呵笑著。他還告訴記者,錫林郭勒草原地域廣闊,牧草多為抗干旱、生命力強。然而,草原類型復雜、生物多樣性豐富,為尋找能與小麥雜交的牧草帶來了一定難度。但只要能找出來并雜交成功,這個品種絕對是很優質的。

圖為魏成龍的記錄本。 受訪者供圖
圖為魏成龍的記錄本。 受訪者供圖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獲悉,這些年來,魏成龍還自己出資,先后在錫林浩特、呼和浩特、巴彥淖爾、通遼市等地種植9個試驗田。經過試種,小麥新品種適合各地的氣候和土壤,產量還穩定。

  據錫林郭勒盟科技局公開數據顯示,經過試種對比和檢測,雜交的小麥新品種具有畝播量少、畝產高,同時具備抗旱、抗寒、多穗等特征,蛋白質、鋅、鈣等營養含量均優于現有小麥。據測算,雜交的小麥新品種相比于目前最優質的小麥畝播量降低了50%、每株麥穗產粒提高了40%、畝產(水澆地)提高了30%,特別是分蘗生長穗頭是現有小麥不具備的特性。

  2021年1月,魏成龍與幾個合伙人一同注冊成立了錫林郭勒盟金百穗科技有限公司。“我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早日通過小麥新品種的認證,并在全區乃至全國范圍內推廣播種,讓全國人民都能吃上我培育出來的小麥。”

  據錫林郭勒盟政府官網公開材料顯示,內蒙古相關部門已經啟動對小麥新品種認證程序。(完)

【編輯:張楷欣】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