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覽丨從大熊貓“喀秋莎”到黑河早市,中俄友誼故事說不完!
中新網5月18日電 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京于5月16日至17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5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談后共同會見記者。習近平強調,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在四分之三個世紀的歷程中,中俄關系歷經風雨,歷久彌堅。特別是新時代以來,兩國關系定位持續提升,合作內涵日益豐富,世代友好理念深入人心。中俄關系已經成為新型國際關系和相鄰大國關系的典范。
提到俄羅斯,你第一時間會想到哪些“經典”?是風靡全球的電子游戲“俄羅斯方塊”,美味特色的俄式紅菜湯,充滿童年回憶的俄羅斯套娃,還是優雅的芭蕾舞劇《天鵝湖》,又或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

作為北方鄰邦,俄羅斯橫跨亞歐大陸,有著浩瀚美麗的景觀。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自然資源豐富,工業基礎和國民經濟基礎雄厚。
中俄兩國擁有4300多公里的共同邊界,互為最大鄰國。自2023年9月黑龍江省黑河市恢復中俄互免簽證團體旅游業務以來,兩國民眾紛紛走出國門,來到“鄰居”家做客,感受當地的煙火氣。
“通關以來,俄羅斯人來的特別多、生意特別好。”一名黑河早市商戶說。2023年秋天開始,邊陲小城黑河的早市呈現出一幅熱鬧景象,隨處可見拎著啤酒吃著蛋堡的“洋面孔”,攤主們“人均俄語六級”。
對于兩國民眾來說,坐船7分鐘便能實現跨國吃早餐、逛超市。有人笑稱,“上午漫步黑河早市,下午趕俄羅斯大集,出國喝下午茶就像回家一樣便利。”
這只是中俄民間交往深厚友誼的縮影。長期以來,兩國文化深入交融。雙方堅持以世代友好為基礎,共同傳遞中俄友誼的火炬。

據俄羅斯政府統計,2023年,中國赴俄游客數量在俄旅游客源國中排名第一。中俄不僅在旅游領域合作不斷升溫,首屆“中俄杯”棒球賽、第九屆中俄青少年運動會和“中國文化節”……兩國在體育合作和文化藝術交流上同樣碩果累累。
隨著中國大熊貓在莫斯科落戶并誕下幼崽“喀秋莎”,莫斯科市動物園也成為了中俄友誼最鮮明的體現之一。為了讓大熊貓更好地適應在俄生活,莫斯科動物園從飲食、生活、居住等方面,精心為它們提供全面保障。中國網民評價:“俄羅斯拿出了最高禮遇對待中國國寶”。
過去一年,中俄兩國的人文交流還在持續擴大。在俄羅斯的校園,“中文熱”不斷升溫,赴華留學的俄羅斯學生也越來越多。2024年還是中俄文化年,雙方將在中俄文化年框架下,進一步加強地方和青年文化交流。
近年來,中俄務實合作碩果累累,其中雙方能源合作不斷發揮“壓艙石”作用。“西伯利亞力量”作為中俄間首條天然氣管道,已經成為兩國能源合作互惠互利的鮮明見證。

過去一年,首批“糧食走廊”俄羅斯大豆運抵滿洲里口岸,還有莫斯科地鐵大環線全線通車,中國紅立柱、梅花、云紋、團壽、八仙紋……走進米丘林大街站,鮮明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令人眼前一亮。
中俄兩國經貿往來持續走實走深,呈現出強大韌性。
在俄羅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親睞于中國品牌的汽車、手機和家電等產品。2023年,中國機電產品對俄羅斯出口756.4億美元,同比增長68.8%,在出口前十大市場中增長最快。
“大船必能遠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用這句俄羅斯諺語,寄望中俄關系定能繼續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5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談后共同會見記者。習近平指出,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經過75年堅實積累,中俄兩國世代友好和全方位合作已經匯聚成雙方不畏風雨、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
文案:魏晨曦 張乃月 何路曼
設計:陳善坤 李永麗
策劃:孟湘君 谷麗萍
審校:孟湘君 何路曼
圖文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央視新聞、新華網、中新網、塔斯社等

相關新聞
國際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5日 20:22:56
- 2025年05月05日 14:56:09
- 2025年05月05日 13:21:38
- 2025年05月04日 10:26:30
- 2025年05月02日 20:23:28
- 2025年05月02日 18:05:50
- 2025年05月02日 13:46:23
- 2025年05月02日 07:52:18
- 2025年05月02日 07:07:16
- 2025年04月30日 13: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