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vs视频欧美色图国产vS视频欧美vS色图,多姿,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奇米一区二区三区,av音影先锋色色色色

(文化中國行)解碼“漢風胡韻”麴慶墓 感受千年絲路文明

分享到:
分享到:

(文化中國行)解碼“漢風胡韻”麴慶墓 感受千年絲路文明

2025年05月03日 1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社河南安陽5月3日電 題:解碼“漢風胡韻”麴慶墓 感受千年絲路文明

  作者 王宇

  “五一”假期,河南安陽博物館“絲路遺韻相州風——麴慶墓出土文物展”展廳內,278件珍貴文物無聲訴說著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吸引眾多參觀者駐足。

  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保管修復中心副主任胡玉君介紹,這座建造于隋開皇十年(590年)的夫妻合葬墓,由墓道、甬道、墓門、墓室及石棺床等部分構成,2020年在安陽被發現,并入選“2020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十大考古發現”。

  墓志顯示,墓主人麴慶祖籍隴西,歷經北齊至隋代,終老于相州(今安陽),享年72歲。學界推測其可能為麴氏高昌王族后裔。

2月27日,河南安陽博物館“絲路遺韻相州風——麴慶墓出土文物展”素燒侍從俑正在展出。 王宇 攝

  在眾多出土文物中,侍女俑面容豐腴、衣袂翩躚,盡顯漢風之韻;胡人俑則高鼻深目、身著戎裝,散發濃郁西域特征。尤為引人注目的是祆教元素的出現。

  文獻記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隴西在聯通西域與中原經濟文化往來中曾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大量來自西域的波斯、粟特、龜茲胡人定居于此,從事中轉貿易,祆教在當地被廣泛傳播。

  “這些胡人可能就是信奉祆教的粟特人。”胡玉君認為,墓室出土的漢白玉圍屏石棺床堪稱珍品。該石棺由前擋、后擋、東西側擋、床面石板及石圍屏等部件組成。其中,前擋雕刻瑞獸、神王、圣火壇、天宮伎樂等栩栩如生的圖案,呈現祆教與佛教藝術交融特征;屏風圖像采用平地減底的雕刻技法,刻畫了墓主人出行、宴樂、修行、聞道、起居等日常生活場景和亭臺樓閣、水榭花園等建筑;石屏風的背面刻有一幅“樹下牧牛圖”,牧童短發、高鼻、戴耳環,有明顯的西域胡人特征。

  胡玉君介紹,這些石刻圖像不僅填補了歷史文獻的缺失,揭示了古代宗教傳播的脈絡,進而追溯波斯族群和粟特人遷徙、演變及與華夏民族融合的歷史途程,還原了中國與粟特文化早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實況。

2月27日,河南安陽博物館“絲路遺韻相州風——麴慶墓出土文物展”圍屏石棺床正在展出。 王宇 攝

  實際上,麴慶墓圍屏石棺床并非孤例。該石棺床與甘肅天水石馬坪出土的隋代石棺床形制結構雷同,圖案風格近似,尺寸大小幾乎一致。

  “天水一帶在北朝到隋唐時期曾歸屬隴西郡,與麴慶隴西麴氏后人的身份相契合,這進一步證實了麴慶墓石棺床的制作風格源自隴西一帶。”胡玉君認為,麴慶墓從正面映照出當時東西方文化之充分交流、互鑒與融合。

  目前,安陽博物館正運用三維掃描技術對麴慶墓文物進行數字化復原,推出360度全景線上展覽。安陽博物館館長李晶表示,觀眾輕點鼠標即可沉浸式領略漢風胡韻,感受絲路文明的魅力。

  記者在現場看到,安陽博物館還以文物元素為基礎開發琵琶梳、神像編織袋等特色文創產品,備受青睞。(完)

【編輯:劉歡】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