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話:悟空》如何煉成? 玩家齊聚杭州解密
視頻:《黑神話:悟空》藝術展成打卡熱地 玩家齊聚“樂見其成”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5月2日電(曹丹)“相較于游戲的可玩性,我更關注黑神話是如何煉成的。”杭州觀眾劉鑫在參觀完《黑神話:悟空》藝術展后有感而發。
“五一”假期期間,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內,《黑神話:悟空》首個線下藝術展吸引了各地“天命人”(該游戲玩家昵稱)齊聚,相關話題在社交平臺熱度持續攀升。

《黑神話:悟空》藝術展緣何火爆?游戲本身積攢的超高人氣是基礎。
自去年8月上線以來,這款以《西游記》為藍本的3A游戲便一路“開掛”,全平臺最高同時在線人數超300萬人,還一舉斬獲2024年度游戲大獎(TGA)的“最佳動作游戲”和“玩家之聲”獎項,持續圈粉海內外。
此次,現場展出的900多件展品,包括游戲場景原畫、角色原畫、采風照片、模型、雕像、周邊衍生品等,讓觀眾能近距離欣賞游戲原畫、了解幕后制作細節。
作為一個忠實玩家,劉鑫早在游戲正式發布前,就在社交平臺上說,“我們曾當過中世紀的刺客、葦名國的忍者、巫師世界里的獵魔人、美國西部的牛仔,這一次,我們終于可以回到家鄉,化身童年記憶里最崇拜的齊天大圣”。
來自寧波的游客周宇翔,在展廳內當起了“臨時講解員”。他一邊拍照,一邊向妻子和兒子介紹展廳里的人物。
周宇翔表示,自己的兒子從小就喜歡孫悟空,而他自己也是《黑神話:悟空》游戲的忠實粉絲。他坦言,在“五一”假期找到一個全家人都喜歡的展覽并不容易,“孫悟空是中國人心目中的第一IP,無論過去多久,都不會過時”。

在劉鑫看來,創作團隊奔赴全國各地的采風記錄,以及創作背后的故事,讓他想起了海外一家曾為重建巴黎圣母院提供大量資料的游戲公司。
“《黑神話:悟空》團隊通過游戲的形式,讓更多人關注傳統藝術,這何嘗不是一種文物保護的創新方式。”劉鑫感嘆。
從展覽主題“黑神鑄煉”中,得以窺見策展團隊所強調的力求精品、持續鍛造的匠人精神。
中國美術學院動畫與游戲學院副院長、《黑神話:悟空》藝術展總策展人宣學君表示,本次展覽是游戲藝術首次走進國家級重點美術館,“展覽的每一件展品,都是對文化傳承范式的一次全新探索”。
作為動畫與游戲等新興專業的先行探路者,中國美術學院在過去20多年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育體系,為動畫游戲教育與科研領域輸送了大量人才。
“《黑神話:悟空》無疑是傳統文化藝術創新的一個成功典范。”宣學君談道,這對日后的教學實踐具有重要意義,“我們不僅要注重培養通才中的專才,還要鼓勵學生在守正中出奇,持續對傳統文化進行數字化表達、現代化轉譯。在育人的道路上,我們也是不斷前行的‘取經人’”。(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3日 15:01:43
- 2025年05月03日 10:00:54
- 2025年05月02日 20:38:59
- 2025年05月02日 16:41:16
- 2025年05月02日 10:44:41
- 2025年05月02日 08:48:56
- 2025年05月02日 08:48:06
- 2025年05月02日 08:13:46
- 2025年05月01日 17:33:08
- 2025年05月01日 16: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