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玲: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的成就使其不懼抹黑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電 (記者 龐無忌 陳溯 李金磊)近年來,美西方少數國家針對中國倡議極力鼓噪“中國威脅論”,也有評論認為中國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是出于地緣政治考慮。近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執行局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陳文玲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的成就使其不懼抹黑。

陳文玲表示,一些國家給“一帶一路”倡議戴了很多“帽子”。表面看,這些“帽子”壓下來是沉甸甸的,但實際上這些“帽子”最終多會隨風而去。
近年來,一些西方國家抹黑“一帶一路”是“債務陷阱”。對此,陳文玲表示,所謂的債務是債務國需要發展而借貸,而不是中國單方面搞“一帶一路”造成的;發達國家想要發展同樣需要借貸。此外,“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僅是中國投資,也倡導各國投資者共同參與,全球投資者都有權投資。一些國家也有融資發展建設的需求,這些都是由投融資雙方自主自愿選擇的。
“中國不是輸出債務,而是通過和共建國家一道投資建設,造福于本國、造福于世界人民。”陳文玲表示,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很多工程都改變了當地民眾的生存狀況。世界銀行2019年的研究表明,“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僅交通一項在未來就可以幫助760萬人擺脫絕對貧困、3200萬人脫離相對貧困。
陳文玲表示,共建“一帶一路”打開的是一幅嶄新的畫卷。這幅畫卷沒有過去殖民時代的殘酷壓榨剝削,也不是“馬歇爾計劃”用投資換市場、換戰略隨從。共建“一帶一路”的核心和靈魂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在平等的基礎上實現互聯互通,實現基礎設施的“硬聯通”,規則標準的“軟聯通”以及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這些足以使“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陳文玲表示,經過十年的發展,雅萬高鐵、蒙內鐵路等很多標志性工程為世界矚目。因此,不管外界怎么抹黑,這些工程、項目已經給當地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這已經是一個現實。未來共建“一帶一路”還將進一步向“高質量、可持續、惠民生”方向繼續發展。(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3日 20:55:37
- 2025年05月03日 12:57:35
- 2025年05月03日 10:54:37
- 2025年04月29日 16:35:09
- 2025年04月29日 16:31:57
- 2025年04月29日 15:00:21
- 2025年04月29日 14:59:18
- 2025年04月29日 13:32:55
- 2025年04月29日 13:20:21
- 2025年04月29日 11: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