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望寫進漢字里:漢字藝術拉近中南民心
視頻:漢字藝術拉近中國與南非文化距離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開普敦4月18日電 (記者 孫翔)“一百零一個愿望”漢字藝術展暨“國際中文日”慶祝活動17日在南非開普敦伊茲科(Iziko)博物館舉行。當地民眾在現場沉浸式體驗書法、茶藝等中華文化元素,感受漢字所承載的情感與美學。
來自西開普大學的中文學習者米拉身穿新中式服裝參加當日的活動,這是她在中國廣州游學時購買的。她在展廳內與同伴分享觀展感受,也講述了自己在廣州、重慶游學的經歷。她表示,在南非看到漢字藝術展覽,令人倍感親切,“希望不久之后能再次去中國,繼續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在書法體驗區,不少當地民眾興致勃勃地提筆書寫“福”字,通過漢字寄托對生活的美好祝愿。一些南非中文學習者則用中文寫下心愿卡,親手將其掛在展覽現場的“愿望樹”上,表達他們對未來的期盼與對中華文化的喜愛。

展覽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岳潔瓊遠程參會時介紹,此展通過五個維度展示漢字藝術: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的根脈;摩崖石刻與碑刻對漢字發展的影響;印章、雕版印刷、美術字和字體設計的發展語境;漢字的藝術延伸;漢字蘊含的愿望與力量。
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呂品晶遠程參會時介紹,本次展覽以“一百零一個愿望”為主題,既是對文字起源的追溯,也是對漢字未來可能性的思考。中央美術學院師生將漢字的形、意、韻轉化為視覺語言,讓觀眾在跨越文化的語境中,感受漢字的魅力與深度。
南非伊茲科博物館代理首席執行官邦加尼·恩德洛武(Bongani Ndhlovu)在觀展后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他說,自己特別喜歡展覽中的《字畫富春山居圖》,遠看是山水畫,但近看是由顏色深淺不一的中國漢字,這種視覺藝術讓人印象深刻。

中國駐開普敦副總領事湯長安在現場致辭稱,中文不僅僅是一種語言——它是連接文明的橋梁,促進理解,推動全球文化交流。中文反映了五千多年文明的智慧,植根于和平、和諧與合作的核心價值觀。在當今互聯互通的世界中,文化與語言交流在構建國家間相互尊重與友誼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活動由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中文聯盟、中央美術學院、南非中文教師協會、開普數學科技學院孔子課堂、北京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基金會等多家中南文化機構參與籌辦。(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22日 16:47:46
- 2025年04月21日 17:42:03
- 2025年04月21日 16:47:41
- 2025年04月21日 16:19:32
- 2025年04月21日 11:23:25
- 2025年04月21日 11:01:06
- 2025年04月21日 07:47:33
- 2025年04月20日 14:54:55
- 2025年04月20日 13:56:34
- 2025年04月20日 09: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