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生:新形勢下,四川如何構建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
視頻:張燕生:四川要從“大西南”走向“全球坐標”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17日電 (單鵬)“當前國際環境錯綜復雜。四川如何在新形勢下培育國際合作競爭的新優勢,將是該省推動高質量發展非常重大的議題?!?6日,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燕生在北京參加“投資四川”國際供應鏈合作大會時表示。
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16日在北京開幕。作為本屆鏈博會的活動之一,“投資四川”國際供應鏈合作大會16日下午舉行。張燕生出席此次大會并發表了題為《四川在新形勢下參與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的主旨演講。

張燕生談道,過去40多年,四川努力推動“開放天空”,打造跨境電商,開辟國際物流大通道,有效推動了經濟貿易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為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之后的第四個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
在張燕生看來,當前基于規則的全球化正面臨著諸多挑戰。而基于市場規律的全球化,則主要通過市場機制、企業活力和民間交往推動全球開放合作。“四川可以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通過企業、市場和民間交流等多方力量,深化與全球經濟的互聯互通?!?/p>
張燕生指出,在新發展格局下,四川要充分發揮云貴川地區1.68億人口、11.8萬億元GDP的市場規模優勢,立足區域市場逐步拓展至西南、中南乃至全國,通過暢通國內供應鏈、跨境供應鏈和國際供應鏈,優化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并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和亞歐大陸橋實現內外聯動,同時完善區域產業鏈、優化價值鏈布局、提升供應鏈韌性,最終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
新形勢下,四川要充分發揮西南地區區位優勢,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打通東南亞市場,連接太平洋和環印度洋經濟圈;借助歐亞大陸橋貫通中亞、南高加索、西亞直至歐洲的陸路大動脈;運用航空物流、跨境電商、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業態拓展全球市場。在此背景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需實現“三大跨越”:提高服務業占比和生產性服務業占比,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國際大都市功能,使現代金融、文化娛樂等核心功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著力建設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集群,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高地。
四川還要培育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立足科技集群優勢,在未來五年著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跨越式發展;重點在科技創新、產業創新、體制創新和文化創新四大領域持續發力。
在供應鏈發展方面,四川須著力破解“內卷式”競爭困局,重點把握四個關鍵方向:堅持科技創新驅動,持續提升供應鏈科技含量;加強區域協同發展,避免同質化競爭;科學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形成差異化發展格局;強化市場監管,維護公平競爭環境。
“中國式現代化作為大國的發展道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摒棄零和博弈思維?!睆堁嗌f,在這一框架下,四川構建國際合作將實現多方共贏:既惠及本土企業,也照顧東道國利益,同時為第三方合作伙伴創造發展空間,這種開放包容的發展模式,將推動四川形成更具共享性的改革開放新格局。(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7月17日 20:15:12
- 2025年07月17日 20:03:26
- 2025年07月17日 19:54:15
- 2025年07月17日 16:08:11
- 2025年07月17日 15:13:11
- 2025年07月17日 14:35:37
- 2025年07月17日 10:30:29
- 2025年07月16日 22:03:06
- 2025年07月16日 20:45:05
- 2025年07月16日 20: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