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vs视频欧美色图国产vS视频欧美vS色图,多姿,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奇米一区二区三区,av音影先锋色色色色

首頁| 滾動| 國內| 國際| 軍事| 社會| 財經| 產經| 房產| 金融| 證券| 汽車| I T| 能源| 港澳| 臺灣| 華人| 僑網| 經緯
English| 圖片| 視頻| 直播| 娛樂| 體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視界| 演出| 專題| 理論| 新媒體| 供稿
字號:

關于金融創新和監管平衡,大咖們在財經中國V論壇上這樣說

2019年08月20日 19: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 

  中新網北京8月20日電 2019年上半年,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入,國家對金融科技發展日益重視,也對金融監管提出新的挑戰。8月20日,中國新聞社旗下財經新媒體中新經緯主辦的第六屆財經中國V論壇舉行,多位業內大咖參會,共同探討金融領域的創新和加強監管之間的協調與平衡之道。​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母基金專業委員會主席王忠民,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陸書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田軒,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李愛君,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在本屆論壇上發表了主旨演講。

第六屆財經中國V論壇現場。
第六屆財經中國V論壇現場。

  中國金融創新趨勢如何?

  5G時代到來,萬物互聯值得期待

  2019年已經過半,中國金融創新的趨勢如何?中國的5G無論從通信技術還是標準建設上在全球都處于領先地位,5G在金融科技領域也備受關注。

  在本屆論壇上,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母基金專業委員會主席王忠民表示,由于5G實現了數字化時代的傳輸,其解決了三大難題:一是帶寬的容量大,通過5G技術可以把語音信息及時的存儲、處理并加以應用;二是處理效率高,基于終端和云端之間的所有內容可以將存儲和終端應用場景分離,進行社會分工;三是5G可以使成本降低,節省了金融的組合成本、生產成本和交易費用。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母基金專業委員會主席王忠民。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母基金專業委員會主席王忠民。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總結了金融科技六大趨勢:一是技術,5G時代的到來,物聯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加快發展,萬物互聯值得期待;二是格局,市場格局上從之前的競爭走向競合,以后會更多跨界融合,機構之間的邊界會變模糊;三是模式,從具體的金融業務到科技賦能;四是重心,C端的流量慢慢在消失,更多集中在B端上;五是服務,從單維服務到無界的服務,推動金融服務“無處不在、無微不至”;六是監管,推動實施行為監管,利用監管科技來提升對金融科技的監管,“嚴監管、強監管”要進一步常態化。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

  金融創新質量如何提升?

  采用新方法激勵創新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田軒在論壇上談到,按照專利的數量衡量,我國已經是全世界第一大專利國家,但是專利創新的質量還遠遠不夠。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田軒。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田軒。

  田軒認為,不能用傳統的工作方法來激勵創新,激勵創新需要更多企業的風險投資,需要“不太積極”的二級資本市場,包括強有力的反敵意收購條款、比較低的股票流動性、持股較長的機構投資者、不太多的分析師追蹤、不太頻繁的信息披露,也需要健康穩定的資本市場和穩定的宏觀政策導向,這一套組合拳綜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激勵創新,真正實現利用金融的手段、金融的制度、金融的方法、金融的工具去激勵創新真正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金融監管應該如何應對挑戰?

  監管新工具、新手段的探索

  在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的同時,金融科技創新帶來的風險也不容忽視。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李愛君指出,金融科技的風險主要表現為六個方面:一是信用風險,二是欺詐風險,三是技術與制度二重性的風險,四是金融系統性風險,五是社會不穩定風險,六是信息安全問題。

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李愛君。
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李愛君。

  談到如何進行金融科技行為監管,李愛君表示,金融科技創新要回歸法治的軌道,金融創新并不是突破禁止性的法律制度,一定是在法治的軌道上進行創新。同時,要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和金融消費者教育,進行科學化的金融監管。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陸書春指出,監管科技、監管沙箱、創新加速器等監管新工具、新手段也不斷有一些嘗試。聯合國數據顯示,目前約有20個國家和地區的金融監管部門已開展監管科技的應用探索,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已經建立、設立或計劃設立監管沙箱,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已設立創新辦公室或創新加速器,但這些監管新手段實施效果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陸書春。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陸書春。

  陸書春強調,金融科技的發展需要強化監管的支撐,同時通過科技手段提升風險信息采集、分析的實時性、準確性、全面性和可追溯性,助力解決數字化時代下金融風險的早期預警穿透以及全覆蓋等問題。

  在圓桌討論環節,法國巴黎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楊望,財新智庫前CFO、家族企業治理戰略專家王麗媛共同就金融機構如何運用科技手段解決風控問題、區塊鏈如何助力金融科技創新提速、金融科技市場投融資現狀及發展方向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圓桌論壇現場。
圓桌論壇現場。

  財經中國V論壇是中國新聞社旗下財經新媒體中新經緯舉辦的系列活動,此前已成功舉辦了五屆。本屆論壇圍繞“可持續的新金融”展開,邀請數十位學界、業界專家,共同探討金融領域的創新和加強監管之間的協調與平衡之道。(完)

【編輯:張楷欣】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