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賦能中阿合作:共繪數字經濟發展藍圖
中新網海口4月29日電 (記者 王子謙)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極大地改變了全球產業結構和傳統業態。正在此間舉辦的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十一屆企業家大會暨第九屆投資研討會上,與會嘉賓認為,在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等領域的深度合作,將為深化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關系注入新動能,開創互利共贏新局面。
過去十年,全球科技創新呈現爆發式增長,從平臺經濟崛起、區塊鏈技術應用到人工智能突破,新興技術發展迅速。在這一背景下,中阿科技創新合作在技術轉移、資源整合和資本聯動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大會上,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德勝介紹了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的發展歷程。“經過15年的發展,園區已經吸引185家企業入駐,吸引投資30億美元,產生稅收3億美元,帶動當地直接就業1萬人。”劉德勝說,園區在發展過程中,把科技創新與產業鏈融合作為目標,搭建雙向技術交流平臺,把中國在新能源和智能制造領域的技術優勢和產業優勢,與埃及的區位優勢、資源稟賦、產業升級需求結合起來,構建起數字化的產業鏈生態。
越來越多的中國數字經濟企業正在進入阿拉伯國家市場。據平臺企業滴滴政府事務副總裁陳楠介紹,自2021年9月進入埃及市場以來,該企業已經進入開羅、亞歷山大等十個城市,覆蓋埃及城市人口的65%,有超過100萬的司機在平臺獲得收益。
陳楠說,滴滴取得成績的關鍵在于本地化運營,例如推出可議價叫車和兩輪網約摩托車,還通過服務民生贏得當地市場。他表示,未來滴滴計劃運用AI技術等優化交通系統,并發揮平臺優勢促進埃及旅游業發展。
當前,全球化的經濟體系與價值鏈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風險與不確定性。展望未來,如何通過數字經濟對接,進一步深化中阿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合作?
摩洛哥阿提佳瑞瓦法銀行駐華首席代表布蒂薩姆·達庫尼表示,技術轉移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合作的重點,中國先進技術將賦能摩洛哥勞動者,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摩洛哥正積極參與“數字絲綢之路”建設,“近期在摩洛哥舉辦的會議吸引了華為、中興等中國科技企業參與,體現了雙方在數字科技領域的合作潛力”。
“數字化政務、數字化支付等數字經濟領域,是阿拉伯國家發展的新方向,中國是我們非常好的合作伙伴。”阿拉伯數字經濟聯盟副秘書長阿卜杜拉·達爾馬基指出,阿拉伯國家可以借鑒中國在人工智能、數字技術等領域的發展成果,打造智能產業鏈,在政府數字化、智能發展系統以及共建“數字絲綢之路”電商平臺等方面取得成效。
埃及智能解決方案與業務發展總監及合伙人阿卜杜勒·瓦哈卜·格尼姆表示,中國在工業物流、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優勢與阿拉伯國家的發展愿景高度契合。在未來科技領域,光伏和電子芯片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中阿雙方應持續加強科技園建設,以發展高附加值產業。(完)

一帶一路精選:
- 2025年04月29日 11:04:30
- 2025年04月11日 13: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