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進入花粉傳播高峰 花粉困境如何破解?
中新網北京3月27日電(記者 徐婧)進入春季,北京迎來花粉傳播高峰期。近期,北京花粉飄散較為集中,給不少民眾帶來困擾。這些花粉從何處來?北京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沙海江在26日舉行的發布會上解答上述內容。
沙海江介紹,花粉是植物為了繁衍生息而產生的自然現象。其中,常見的桃花、海棠和家里的玫瑰、百合等芬芳鮮艷的花朵也會產生花粉,但它們的蟲媒花粉顆粒相對較大,不容易飄散。而柏樹等樹木的花不香、也不漂亮,不會吸引蝴蝶、蜜蜂來傳粉,主要通過風來傳播,更容易引起過敏。
“但柏樹作為常綠植物,對豐富北京冬季的城市景觀特別重要,柏類植物不僅皮實、長壽,適應北京氣候,而且樹形挺拔,具有很強的生態價值。”沙海江解釋說,去年北京冬季較為干燥,今年春季氣溫又迅速回升,加之風力作用,使得花粉飄散從3月初開始比較集中。
對此,北京采取了“控增量、降濃度”等多項措施,最大程度降低花粉給市民生活帶來的困擾。
一是從源頭控增量,北京修訂了《北京市主要林木目錄》,刪除了刺柏屬植物,在今后的綠化工程中將嚴格控制相關樹種的使用。
二是在日常降濃度,在花粉高峰期,城區公園及主要林區綠地將于每日上午的9點到11點,以及下午的1點到3點和4點到6點等飄散高發時段,用高壓水槍對柏樹進行灑水噴淋,對柏樹周邊硬化路面灑水濕化、沖洗清掃,及時清走地面的花粉。此外,結合日常綠化養護工作,修剪柏樹等樹種的花枝,進一步減少花粉飄散,并結合枯死樹清理對重點地區易致敏的樹種及時替換。
三是多方聯動做預報,園林綠化部門聯合氣象部門、同仁醫院等組成專家團隊開展多項研究,包括花粉致敏風險評估、機理、快速診斷等,及時發布花粉監測預報,方便市民提前應對;組織園科院、農林科學院等科研單位開展花粉治理科技攻關,選育無粉或少花粉植物品種,開展特定區域過敏原植物群落調查。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提醒市民,目前,北京市氣象局通過花粉監測預報公眾號和花粉健康寶小程序每日播報花粉監測預報,請花粉易過敏人群多關注,盡量避免在花粉濃度高的時候前往相關區域。外出時,建議佩戴口罩、眼罩等做好自我防護,必要時及時就醫。(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3月31日 20:39:48
- 2025年03月31日 16:22:40
- 2025年03月31日 15:00:53
- 2025年03月31日 14:51:26
- 2025年03月31日 11:21:03
- 2025年03月31日 10:38:46
- 2025年03月31日 10:33:50
- 2025年03月31日 10:06:44
- 2025年03月31日 09:24:39
- 2025年03月31日 09: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