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開展第一批長江江豚餌料魚應急投喂工作
中新網九江10月14日電 (劉力鑫 姜濤)14日上午,在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松門山-瓢牙頭深水坑(下簡稱“松瓢深水坑”)水域,江西省農業農村部門開展了第一批長江江豚餌料魚應急投喂工作,共計投放餌料魚6000斤。
鄱陽湖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被譽為“微笑天使”的長江江豚重要棲息地之一。公開調查數據顯示,鄱陽湖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占長江流域長江江豚總數近一半。
今年7月以來,由于持續晴熱高溫少雨天氣,鄱陽湖遭遇罕見旱情,水位持續走低,水體大幅萎縮。14日8時的監測數據顯示,鄱陽湖標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8.17米,仍處于低枯水位,湖區通江水體面積僅319平方公里。
長江江豚的生存環境正面臨嚴峻考驗。
江西省水生生物保護救助中心資源修復科負責人花麒告訴記者,根據近期監測的結果,目前約有七十多頭長江江豚生活在松瓢深水坑內,屬于整個鄱陽湖區長江江豚相對集中的一塊區域。
在投喂現場,只見眾多工作人員牽扯起了一條白色塑料薄膜作為“傳輸帶”,一頭對著鮮活魚運輸車,另一頭則對著鄱陽湖。一群群活蹦亂跳的餌料魚就這樣被送入鄱陽湖,成為長江江豚的應急“外賣”。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凱在投喂現場表示,長江江豚主要進食小魚小蝦,每天會吃四到五公斤左右。“我們將通過設置在深水坑中的各類設備持續監測長江江豚的活動情況和其適口餌料魚數量變化,以便出現狀況時可以及時采取措施。”
江西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局副局長詹書品向記者透露,針對長江江豚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江西省有關部門已經制定了應急投餌、應急驅趕、應急捕撈、應急遷地等數個方案,將根據實際情況“科學應急”,分級實施救助應急預案,力保長江江豚生存安全。
應急投喂工作結束后不久,記者一行便在岸上看到數頭江豚在不遠處的水中游弋,它們時而潛入水中,時而躍出水面,仿佛在告訴岸上的人們,“外賣”已經收到。(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0日 11:06:06
- 2025年04月10日 10:47:34
- 2025年04月10日 10:16:35
- 2025年04月10日 10:08:42
- 2025年04月10日 09:41:30
- 2025年04月10日 09:34:58
- 2025年04月10日 09:24:13
- 2025年04月10日 07:34:02
- 2025年04月09日 17:37:07
- 2025年04月09日 14: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