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6日電 非典發生后,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組織部分專家對非典對就業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專家認為,非典對中國就業造成的影響要大于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據央視國際報道,非典疫情給中國就業工作帶來很大沖擊,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的第三產業受影響更大。800萬農民工返鄉、212萬大學生等待就業,在疫情嚴重的北京,餐飲業80%的職工已處于待業狀態,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莫榮告訴記者,非典對中國就業的影響要大于對GDP的影響。他說:“主要的原因是非典影響的旅游、商貿、餐飲等等,他們占GDP的比重相應比較低,但這幾個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它占就業的比重比GDP的比重要高3倍!
這些受非典影響最大的行業均屬于第三產業,是中國吸納勞動力的主要產業,去年中國第三產業共吸納就業人數2.1億,按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年初的預測,今年將新增800萬個就業崗位。而從中國遭遇非典以來,不但這些就業崗位難以落實,而且目前失業的人數已超過800萬。
據統計,與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中國今年一季度勞動力市場第三產業的需求比重已分別下降了4.7和2.7個百分點。在這些領域中就業的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受到很大沖擊,成為遭遇非典就業壓力的主要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