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年輕一代壯鄉潮玩“三月三”
【東盟專線】東盟年輕一代壯鄉潮玩“三月三”
中新社南寧4月6日電 題:東盟年輕一代壯鄉潮玩“三月三”
作者 張廣權 肖景鳳
山歌聲聲入耳,繡球劃過半空,舂槌起落有致……2025年“廣西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文化旅游品牌活動3月31日至4月28日舉行,東盟年輕一代通過直播互動、藝術展演、沉浸式打卡體驗等方式,掀起文化體驗熱潮。
農歷“三月三”是傳統節日。2014年起,廣西將“三月三”作為法定的傳統公眾假日,通過舉辦系列文化活動,展示多民族文化交融。近年來,隨著中國與東盟人文合作不斷深化,這一節日逐漸成為區域青年交流的紐帶。
“讓我們跟著鏡頭一起來感受‘三月三’的特別活動。”來自馬來西亞的留學生劉忻妤已經是第三次參與“三月三”活動,今年,她以“洋主播”身份走進中越邊境,通過直播向觀眾展示拋繡球、舂糍粑等民俗活動。
五彩繡球在空中劃出優美弧線,劉忻妤和民間藝人一起玩起拋繡球。看著壯鄉阿哥阿姐揮動木槌,將糯米舂打成軟糯的糍粑,劉忻妤也上手體驗,并通過直播與觀眾分享壯族糍粑的多種吃法。
“這次演出為跨國藝術交流提供了寶貴機會,未來希望將更多的壯鄉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中。”廣西“三月三”期間,馬來西亞純粹舞團藝術總監謝凱賢率團到訪南寧,助陣“三月三”,獨具異國風情的舞蹈表演,讓壯鄉民眾看到了“不一樣的馬來西亞”。
“三月三”期間,謝凱賢還走進南寧戲曲博物館等地,感受山歌等壯鄉特色文化。“那淳樸動人的旋律,讓人沉醉其中,回味無窮。”
“廣西是一個擁有多元文化的地方,希望通過我的影像和文字記錄,將這里的獨特與美好分享給更多泰國親友們。”首次參與廣西“三月三”活動的泰國留學生張慈音最近迷上了“民族風”。為沉浸式體驗“三月三”民俗文化,她與同學一起換上壯族服飾拍大片,“打卡”之余也過足了“國潮癮”。
踢毽子、制作繡球、體驗藥錘……廣西民族大學越南留學生黃草原稱,這些傳統技藝不僅充滿趣味性,也充滿了古人的智慧。在親身體驗中,自己也知曉了其中蘊含的深意。
廣西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姚華認為,東盟年輕一代積極投身“三月三”活動,不僅能推動不同文化的碰撞,更能在年輕群體中構建起文化交流的長效紐帶。(完)

- 專題:印象廣西
華人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9日 10:27:26
- 2025年03月22日 17:02:50
- 2025年03月21日 11:17:35
- 2025年03月20日 13:26:44
- 2025年03月19日 13:16:09
- 2025年03月19日 11:03:18
- 2025年03月19日 1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