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企業接待減負,這個全國百強縣率先出招了!
文/段修健
到企業考察調研,想去就去?不行了。
全國百強縣之一的長興縣要求,各部門到企業考察前,要先打報告,得到批準才能去。
哪些需要報告?
4月7日公布的《長興縣企業減負十六條意見》中,把“減輕企業接待負擔”專門列為一條,規定分為兩方面:
一是“無事不擾”。要統籌安排各類參觀考察活動,嚴防多頭走訪、無效走訪。
二是提前報告。赴縣“50強”企業考察前須向縣委辦、縣政府辦報告,赴專精特新“小巨人”等其他重點企業須向屬地政府(即所在鄉鎮街道)報告,原則上不得要求企業負責人陪同。
“50強”企業是長興縣按照獲獎、實繳稅金和研發投入等標準評出,每年評比一次。今年2月,長興縣工業“50強”企業最新名單公布,實際有57家企業入選。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則由工信部認定,是優質中小企業的核心力量。截至去年9月,長興共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7家。
長興縣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該縣各部門若要去往這兩類企業考察調研,需要按規定先進行報告。如果是多個部門一同考察調研,則由縣經信局牽頭進行報告。在報告得到批準后,才能前往企業。
為什么要先報告?
4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2025年工作會議強調,要聚焦企業成本負擔重問題。
政府部門去往企業調研,企業能夠與其進行面對面溝通,看上去收益較多。
但長興縣方面發現,過多的考察調研活動,給企業帶來更多的是困擾。
“今天這個局去了,明天那個局又去了”,長興縣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實際工作中發現,存在多頭重復的走訪行為,給企業造成了很多負擔。這類考察調研活動,企業都要接待,也浪費時間。需要針對這個問題,給企業減負。
長興縣相關部門經過對各類型市場主體、行業主體進行了充分走訪,征求綜合執法局、市場監管局等單位的意見,論證、吸收各方反饋意見后,最終形成《意見》中的規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研究員馬曉白告訴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據其了解,浙江方面較早關注到了企業接待考察方面的問題,長興的做法在全國都屬領先。減少不必要的考察調研,可以使企業集中精力,專注于自身發展。
為什么是這些企業?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2024年中國工業縣(市)百強榜單中,長興位列全國第39位。
長興縣人民政府官網介紹,該縣202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28億元、增長5.8%,規上工業企業超過1000家,規上工業產值超過2140億元。
為什么此次長興縣出臺的《意見》中,將考察調研需要先報告的范圍,僅僅設定為縣“50強”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這是因為考察調研的對象,往往集中在少數。
長興縣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解釋,考察調研活動一般都是想要去往龍頭企業,走訪特別典型的企業,這就使得這部分企業的負擔更重。而范圍之外的企業,這方面的負擔本身沒有那么重。相關部門針對問題現狀提出方案,做出了這樣的規定。
為什么是長興?
在提升營商環境、為企業服務方面,長興縣近年來一直在探索新做法。
早在2013年,長興縣率先探索可跨省使用的“科技券”,用于企業購買科創服務、政府掏錢補助,成功破解了本地企業創新資源匱乏、創新需求不足的問題。這個做法后來被在全省推廣,逐漸成為一項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普惠性政策措施。
今年3月,以餐飲、建筑工地等行業為試點領域,長興縣創新推出跨部門“預約式”指導服務、聯合整改幫扶項目。企業提交預約申請后,多部門聯合上門,幫扶企業排查防范、識別糾正違法風險隱患。
此外,長興縣正在致力于讓干部更懂企業。
2025年是長興縣的“全面創新攻堅年、共同富裕深化年、干部能力提升年”,該重點工作由縣長主抓,目的是讓干部隊伍更加精準把握行業動態、了解前沿科技、掌握企業需求。有部門把課堂開設進車間,讓干部通過現場學習,更加了解企業,從而提供更貼心服務。
在馬曉白看來,長興的這個做法雖然很新,但并不適合在全國所有地方都進行推廣。
馬曉白認為,不能照搬別人的做法,要因地制宜。像浙江這樣比較發達的地區,市場化程度較高,推廣長興的做法有一定意義。而在一些不太發達的地區,企業可能會有跟政府加強聯系、增加曝光度的訴求,以獲得更多支持,“并不是說政府的打擾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要把握好平衡”。

國是直通車精選:
- 2025年04月10日 14:34:21
- 2025年04月10日 14:33:37
- 2025年04月02日 09:11:29
- 2025年03月31日 09:22:27
- 2025年03月21日 13:45:00
- 2025年03月21日 13:41:36
- 2025年03月14日 15: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