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圓夢丨高空風精準預報助力“夢天”發射
中新網海南文昌10月31日電 (何玲)10月31日,空間站夢天實驗艙成功發射后,文昌發射場科研戰線再傳捷報,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技術部氣象團隊負責的文昌發射場高空風精細化預報技術研究項目順利通過終審驗收,標志著該中心基于數值預報技術的高空風精準預報保障能力取得重要提升。
10月31日10時許,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托舉夢天實驗艙蓄勢待發,氣象團隊運用高空風精準預報保障系統根據探測傳回的最新氣象數據處理生成可視化預報產品,對窗口時段高空風作了最后預報確認,相關技術人員根據預報信息調整火箭飛行程序角和相關技術參數,為火箭安全順利飛天提供了技術保障支持。
據了解,高空風是指近地面層以上大氣層中的風,通常距離地面4到20公里,是火箭飛行必須穿越的區域,因氣流變化劇烈、橫向沖擊力強、風速大等特點,對火箭飛行產生巨大影響,被喻為“空中暗礁”。
“這種橫向的側風比人們在陸地上感知的風要強得多,會影響到火箭的飛行姿態,一旦風速過大,還可能導致箭體彎曲變形,損壞火箭結構甚至導致解體。”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技術部氣象系統高級工程師甘思舊介紹說,為了讓火箭能夠順利“闖關”,對高空風實現精準預報、科學設計火箭飛行程序角、必要時調整發射時間避開惡劣風況,成了文昌發射場氣象預報保障必須直面的挑戰和攻克的難關。
近年來,長征七號、長征五號等新型火箭相繼成功發射,西昌和文昌兩個發射場步入常態化高密度高強度發射期。為提升兩場火箭測試發射能力和新一代運載火箭高密度發射能力,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技術部氣象保障團隊加緊向高空風精細化預報等關鍵重難點技術課題發起攻關。
2019年,文昌發射場高空風精細化預報技術研究作為重點項目立項實施。歷時4年多努力創新,該氣象團隊先后完成了自模式預報方法創新、高精度高空氣象探測系統建設、高精度高空風數據處理模型建立、高空風可視化顯示及預報正確性對比驗證,構建起基于數值預報技術的發射場高空風精準預報保障系統,實現了場區高空風逐層、精細、精準化預報。(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1日 18:05:27
- 2025年04月11日 13:22:53
- 2025年04月11日 10:41:26
- 2025年04月11日 10:40:16
- 2025年04月11日 10:31:46
- 2025年04月11日 10:17:22
- 2025年04月11日 10:13:58
- 2025年04月11日 10:08:41
- 2025年04月11日 09:26:24
- 2025年04月11日 09: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