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匡賢明:“消博會”如何助力全球消費市場繁榮與發展?
中新社海口4月14日電 題:“消博會”如何助力全球消費市場繁榮與發展?
——專訪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匡賢明
中新社記者 王子謙

4月13日至18日,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簡稱“消博會”)在海南省海口市舉辦。自2021年首辦至今,消博會已成為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消費精品展,為全球企業共享中國市場、中國企業走向海外提供了重要平臺。
作為中國唯一以消費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消博會如何助力全球消費市場繁榮與發展?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匡賢明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消博會”是怎樣一個國際交流平臺?何以匯聚全球高端品牌和優質產品?
匡賢明:消博會是中國首個以消費精品為主題、以促進全球消費精品展示和交易為導向的國家級展會。消博會的設立,適應了中國消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結構持續升級的趨勢,為全球企業提供了一個展示和推廣其產品與品牌的平臺,助力中國與全球貿易伙伴在消費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中國消費大市場與全球的鏈接。
當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且是一個需求結構不斷升級的消費大市場。
一方面,中國消費市場不斷擴大。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例,2001年規模為4.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到2024年增長到48.3萬億元;再以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為例,2001年為4018元,到2023年增長到36002元。
另一方面,在消費結構上,2013年中國的居民服務型消費支出占比為39.68%,到2024年提升到46.11%,服務消費逐步成為城鄉居民消費的重點。從消費業態上看,新場景新品類不斷涌現,多業態聯動凸顯。例如,AI在消費端的應用不斷擴大,與即時通信、辦公軟件、線上客服、創作工具等傳統互聯網產品融合,涌現出新消費態勢。
消博會與海南自貿港政策形成“平臺+政策”疊加效應,匯聚全球高端品牌和優質產品,成為助力消費回流的重要平臺。

中新社記者:從參展國家、企業和展品看,消博會如何反映中國乃至全球消費市場的發展趨勢?
匡賢明:經過幾年的持續舉辦,消博會已成為展示中國消費市場、助力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一個重要“窗口”,也是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平臺。
從參展國家、企業和展品看,第一屆消博會有1505家企業、2628個消費精品品牌參展;到今年第五屆,71個國家和地區的4100余個品牌參展,65家世界500強和龍頭企業參展,數量穩步擴大。
從參展企業特點看,服務領域企業成為突出亮點。比如,消博會圍繞健康、養老、文旅、體育、AI等服務消費重點領域,設置時尚生活消費等展區,讓參觀者體驗“看得見、摸得著”的多種消費形態融合的消費場景。
從參展品類看,越來越多新消費業態參展,適應了中國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比如,第五屆消博會首次設立新消費科技展區,集中展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智能穿戴產品、物流無人機等新消費品類和新技術。
消博會既適應了中國消費市場以服務消費為重點的升級,也適應了全球消費市場新型消費不斷擴大的趨勢。

中新社記者:當下,消博會如何促進國際消費領域交流合作,助力全球消費市場繁榮發展?
匡賢明:在美國挑起所謂“對等關稅”、嚴重沖擊國際經貿格局的背景下,中國市場的確定性意味著給全球市場帶來重要的確定性。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仍有相當大的空間,蘊藏著巨大的增長潛力。據測算,到2035年,中國居民服務型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有望由46.1%提升到55%左右;中國生產性服務業占GDP的比重有望由目前的30%左右提升到50%至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有望由48%左右提升到60%左右。
正是在這個特定背景和大趨勢下,消博會可以在促進國際消費領域合作上發揮多方面作用,提供新機遇:
首先,構建全球消費資源的聚合平臺。消博會通過吸引全球頭部品牌(如奢侈品、科技消費品等)與中國市場深度對接,為國際企業提供進入中國市場的窗口和平臺;同時,推動中國優質消費品(如新國貨、智能制造產品)走出去,推進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聯動。

其次,推動消費趨勢與新消費科技整合。消博會通過新消費科技與消費業態展示,助力加強新消費的國際合作和消費升級。比如,依托海南自貿港政策,消博會推動跨境物流、倉儲和結算體系創新,包括通過保稅展示交易模式縮短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周期,有助于降低全球消費品流通成本。
再次,以高水平開放深化消費領域的區域合作。幾年來,消博會推動東盟特色產品(如泰國乳膠、馬來西亞燕窩)與中國渠道商對接,促進中日韓在美妝、電子產品領域的產業鏈互補。第四屆消博會吸引12個《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參展,推動海南自貿港成為中國—東盟經貿合作交匯點。
中新社記者:消博會對海南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向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自由貿易港目標邁進有何積極作用?
匡賢明:消博會及其衍生效應,能帶動海南免稅購物、住宿餐飲、文娛旅游、體育健康等商旅文體健消費場景融合創新發展,為海南打造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注入動力。同時,在打造這一中心的進程中,通過匯聚全球高端消費品和創新技術,推動海南自貿港產業升級,帶動海南免稅購物、醫療旅游、游艇消費等新業態發展,助力海南從傳統旅游向綜合服務消費轉型。
通過消博會展會籌辦、企企互動、政企互動等,海南廣泛聽取企業訴求,優化營商環境,助力自貿港政策落地與制度創新。
消博會也成為海南提升國際化水平的重要推動力,助力海南自貿港提升國際影響力。
2025年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消博會正進一步與海南免稅、醫療、教育等高水平開放政策疊加,將對海南自貿港建設釋放更大效應。
第一,更突出服務消費。中國消費結構轉型的趨勢核心是服務消費。到2030年,中國的居民服務消費占比有可能超過50%,進入到服務型消費社會。消博會需用好海南自貿港政策與制度優勢,發揮自身在吸引醫療、健康、養老、文化、數據等領域的服務消費回流中的作用,吸引服務消費回流。
第二,更突出國際化。當前,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面臨的主要挑戰,是與中國居民消費需求相適應的國際化產品與服務供給不足。這就需要消博會突出國際化特點,對標國際加快建立國際化的產品與服務體系。
第三,更突出與RCEP區域的合作。近幾年,海南與RCEP區域經貿合作日益密切,尤其是與東盟的經貿規模不斷增長。消博會要利用海南在RCEP區域的地理中心位置,深化與RCEP區域合作,擴大“消博效應”,助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交匯點。(完)
受訪者簡介:

匡賢明,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RCEP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政協第八屆海南省委員會委員,海南省“南海名家”、領軍人才。長期從事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研究工作,重點關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一項,海南省社科基金數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多項;參與國家與省部級委托的政策研究項目數十項;參與海南自由貿易港重大課題研究。多次獲得中國發展獎、海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省部級獎項。出版專編著14部(含副主編)。

東西問精選:
- 2025年04月11日 20:42:12
- 2025年04月11日 18:29:24
- 2025年04月10日 18:12:12
- 2025年04月02日 19:26:28
- 2025年04月01日 17:28:28
- 2025年03月30日 18:32:29
- 2025年03月25日 22:34:29
- 2025年03月24日 21:57:54
- 2025年03月24日 20:37:34
- 2025年03月22日 20:5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