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博會參展商:供應鏈升級離不開科技創新和經驗共享
中新社北京11月29日電(劉洋)11月28日,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在北京開幕。本屆鏈博會以“鏈接世界 共創未來”為主題,集中展示各鏈條上中下游關鍵環節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展會期間,兩位參展商代表向中新社記者分享了其企業的數字化實踐和對“雙鏈”全球化的思考。

在正大集團展區,“從農場到餐桌”模式下的農產品食品全產業鏈供應鏈展示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
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區副董事長葉劍表示,新興技術的運用使得集團內部的產業鏈條變得愈發清晰,各環節部門的配合對接更為成熟。以集團的信息管控中心“戰房”為例,中心通過抓取生產端到終端銷售的數據,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和調配不同產能,對風險點位進行預測和管控,使得運營更加高效。數字化實踐同時降低了供應鏈各環節成本,讓消費者以更實惠的價格享受優質產品和服務。
“如何將新鮮的農產品以低價、快速的方式搬上老百姓的餐桌曾是企業的痛點。”葉劍說,依托中國在基礎物流設施上的大量投入和對新技術的運用,正大集團組建了自有物流產業中心,提升運輸效率。集成化供應鏈的運作也讓泰國的優質農產品進入到中國百姓家中,豐富了中國消費者的食品選擇種類。
“中國科技創新的步伐越來越快,集團也將加速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在養殖業、營銷等多領域的應用。”葉劍說。
加拿大Duang雜貨鋪供應鏈主管楊思佳認為,供應鏈的數字化升級離不開各國和地區的技術優勢和管理思維模式共享。
Duang雜貨鋪成立于2023年,以線上線下點單購買、無隔夜庫存為經營特色。團隊通過分析前期運營數據來準備門店產品庫存,門店則背靠大型倉庫和高效物流車隊獲得產品補給,達成低庫存、多品類的運營方式。除門店外,物流車隊同時兼顧合作餐館的運輸需求。
楊思佳介紹說,此種運營模式借鑒了海底撈自有供應鏈體系和美團的買菜業務。這兩家中國企業在供應鏈數字化、物流配送路徑規劃等方面具有完備經驗。但與中國不同的是,加拿大地廣人稀,車隊配送成本高。團隊將在這二者的現有經驗上,摸索符合當地情況的供應和配送體系。
此外,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綠色低碳轉型也是參展商們努力方向之一。
葉劍介紹說,在借助科技力量打造綠色低碳型產業鏈和供應鏈方面,正大集團做了不少嘗試。為減少養殖業中動物排泄物對環境的危害,集團在湖北襄陽等地開展了“種養結合項目”,利用生物發酵技術將畜禽糞污制成優質有機肥料,再將有機肥釋放到周邊農田中,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在農田種植物的選擇上,技術團隊研究發現油菜和玉米耐鹽堿性強,能夠經受住沼液灌溉,因此選擇“油菜+玉米”輪作的種植模式,進一步增加土壤肥力和抗病能力。
葉劍表示,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對糧食和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集團將繼續與中國的大學和研究院合作,探索智慧綠色農業發展新模式。
楊思佳表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居于全球領先地位。在全球供應鏈綠色化的趨勢下,公司將尋求與比亞迪集團的合作,組建新能源卡車配送車隊,減少運輸廢氣排放。
“我的老板是一名熱愛中國文化的加拿大人,他對中國的綠色發展模式很感興趣,希望能在企業的經營和管理中加入更多中國經驗。”楊思佳說。(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3日 08:14:58
- 2025年04月02日 14:23:48
- 2025年04月02日 12:12:18
- 2025年04月02日 11:59:53
- 2025年04月02日 11:44:02
- 2025年04月02日 09:11:29
- 2025年04月01日 17:48:16
- 2025年04月01日 17:47:40
- 2025年04月01日 14:51:53
- 2025年04月01日 13: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