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vs视频欧美色图国产vS视频欧美vS色图,多姿,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奇米一区二区三区,av音影先锋色色色色

  www.11hunli.com  


中國醫生和非洲大象

文/巫昂

  2001年8月12日,得到醫生家屬與浙江省衛生廳方面的確切消息,浙江援馬里醫療隊從上海回國。這些在一夜之間被外刊炒得沸沸揚揚的15名中國醫生,因為在分機行李中夾帶總量高達150公斤象牙原牙及象牙制品,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機場轉機回上海時,被當地警察扣留。他們曾被指控涉嫌象牙走私及團伙犯罪,并由比利時內務部長親自出面處理該事件。一時間,國際媒體各色言論紛然而起,甚至有人懷疑這是政府行為,因為他們分機行李的收件人全部寫的是「浙江省衛生廳」。

  浙江省衛生廳曾在8月初向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發公函,解釋了一般援外醫療隊托運行李的規則,以表明這起事件并非政府行為,純屬個人行為。而國家衛生部對外技術合作處的兩位負責人也表示,他們猜測這15位醫生夾帶象牙的用意也絕對不在于商業贏利之類的目的,而是為了個人收藏與饋贈親友。

  比利時警方最終裁定這15名中國醫生走私罪名不成立,團伙犯罪罪名也不成立。而根據該國法律,如果這兩項罪名成立的話,這些中國醫生將被判2到3年的刑罰。但是中國的法律并不更加寬容,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與《刑法》第151條等相關條文,涉及價值20萬以上的野生動物走私案屬于特大案件,10萬以上的就屬于重大案件,這不是根據象牙的價格標準,而是根據野象的價值標準。

  當然,種種跡象表明,浙江援外醫療隊涉嫌走私象牙事件仍是一件懸而未決的事件,記者在采訪中鮮明感受是:他們也許真的是無心之失,但是為了一次危險而僥幸的旅行付出那么高昂的代價,也許是自然與人關系中另外一個相當殘酷的例子。

事件

  比利時警方其實早在7月1日,就在從浙江援外醫療隊由比利時航空公司代理的33箱分機托運行李中,發現了那些惹禍不淺的象牙及象牙制品,還有一些蜥蜴皮和鱷魚皮制品。這些行李是前一天由馬里首都巴馬科發出的,收件人都是「浙江省衛生廳」。衛生廳國際合作處在6月底,已經收到醫療隊隊長張蔚勝發來的傳真,告知他們的行李將在7月12日左右到達杭州。湊巧的是,浙江省衛生廳的辦公地址正好在7月2日搬遷,他們就以為杭州機場無法通知他們行李抵達消息。

肯尼亞年輕人走上街頭,抗議捕殺大象


等待中國醫生醫治的非洲病人

  7月23日,國家瀕危辦執法處處長萬自明給瀕危辦杭州辦事處副處長李智打了個電話,說他要來杭州出差辦一個案子,具體內容沒有透露。24日,他帶來了CITES秘書處的一份保密函,內容大意是接到比利時方面消息,截獲了援外醫療隊「走私」的象牙制品。25日,他們一道去浙江省衛生廳,通報了消息并囑咐他們做好保密工作。同日下午,國家衛生部援外辦公室副主任牛忠俊和主管醫療隊的對外技術合作處處長林樹泉接到了消息。他們隨即請外交部出面協商。

  這時候,援外醫療隊及其家人還都不知道就里,他們跟家人通好電話,準備著分別兩年后的團聚時刻。記者詢問衛生部相關負責人為什么不提前告知醫療隊時,他們很無奈地說:「首先,我們不希望造成他們的恐慌心理,其次,容易加深這是一個政府行為的錯誤印象。因為事實上,這些醫生夾帶象牙的事,純屬他們的個人行為。」

  記者在8月8日從外交部獲得了該事件確切消息后,開始了采訪。

各方反應

  這次出事的浙江省援外醫療隊是1999年7月21日派出援助馬里三家醫院的,這三家醫院中,除了位列國家醫院之一的卡地醫院離首都巴馬科十幾公里外,錫加索醫院和馬爾格拉醫院都在條件更為艱苦的馬里境內偏遠地帶。盡管如此,馬里仍然不是中非的象牙產地,偷獵者主要活動是在象牙海岸和塞內加爾,他們把殺獵后野象象牙取下后,把尸體遺留在荒野上,把原牙賣給販子。而150公斤這樣的數目,據瀕管辦杭州辦事處副主任李智的推測,不會是在同一個地方,一次性買下來的,多半要慢慢收集。

  浙江省衛生廳因為醫療隊被扣押和外方把醫療隊夾帶象牙行為理解為浙江省衛生廳的事十分煩惱,具體主管援外醫療隊事務的江浩斌對記者說:「我們現在無暇受理媒體的采訪。醫療隊成員最后在兩國政府的協商下,比利時方面同意釋放,省政府也很關心這件工作。但我們估計他們帶象牙是為了自己收藏,因為這畢竟比國內便宜。」事實上,從1981年中國加入《公約》組織之后,國內就絕對沒有新象牙的任何貿易行為,市場上只有在此之前的舊象牙是合法的。

  國家衛生部援外辦公室主任牛忠俊說:「我們認為,這首先是偶發性的事件,而且事出有因。發生在這些醫療隊隊員身上,政府各級相關組織,以及個人都應該意識到象牙是違禁物品,我們在他們出發前長達半年的培訓中,已經明確地教育他們我們出去是干什么的,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我們的服務宗旨和將要面臨的困難。」他介紹說,援外醫療隊是一種公務性的行為,是兩國政府制定協議的結果,外派人員必須尊重所在國的法律與習俗。「在當地,什么是正常行為,什么應該避免,我們都有明確規定,包括采購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違法的在內。當然,我們感到非常遺憾和惋惜,這是一個錯誤的事件,錯誤地出在一些不該出錯的人身上。」牛忠俊最后說。

除了象牙,馬里也沒什么

俯瞰馬里

  2000年從馬里歸來的援外醫療隊成員,在杭州工作的劉陽(化名)醫生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說:「在馬里的援外醫療隊成員收入狀況在當地應該屬于比較優厚的,以一個主治醫生為例,每個月的國外津貼是500美元,外加針對馬里的艱苦地區補貼350美元,以上是由衛生部發給的。另外加上他們為駐當地中國人,比如中資機構、使館和工程隊專家服務所得的收入,每位的月收入應該在1000美元左右。而在馬里生活費用十分低廉,每月不超過300美元,所以一般醫生能節余一些錢回國。」也就是說,兩年間,每位醫療隊隊員大約能夠省下18000美元左右。總的來說,以當地的價格,15個人購買150公斤的象牙及象牙制品是可以承受的。

  他們外出期間國內的工資不變,馬里方面提供的待遇包括住房汽油費等,近年來還外加了回國的機票以及70公斤的免費分機托運行李。盡管如此,位于經濟發達地區的浙江醫療隊近年來愿意援外的醫生與日俱減,主要是在國內期間的收入并不比出去差,因為浙江的政策比較靈活。正因為如此,外人也許才大膽推測,他們想到了另外的途徑彌補經濟上的損失。但這也可能是一種誤會,多數援外醫療隊成員并不把到非洲工作當作使自己變得富有的辦法,而且去那里往往要冒著被傳染上傳染病或者遭遇動亂的危險。

  劉陽就覺得在非洲的兩年工作是自己終生難忘的。他所在的卡地醫院雖然號稱是國家醫院,也只有200多張床位,條件和國內鄉鎮級的醫院差不多,連首都巴馬科感覺都沒有我們的縣城好,當地人生活很苦,物價低廉,但是物產除了芒果、棉花與花生外并沒有什么。稍像樣一點的商品都是進口貨,到商店里幾乎什么都買不到,方便面也要五六元一包,所以劉陽認為:「等到快要離開馬里的時候,我們實在想不出能買些什么東西回國,他們的商品太匱乏了。像象牙手觸這樣的工藝品大概幾百元一個,比起國內工藝品商店里的一千多元是好一點,我猜他們也就只好買點象牙當作在馬里生活的惟一紀念品了。」

  馬里當地醫生的收入為300美元到500美元不等,一般人的收入還不到100美元,相形之下,在馬里的中國人算是富人,當地人向他們兜售象牙這樣的貴重物品也在情理之內。因為資源匱乏,沒有別的什么東西可以走私,鄰國野象的生命就遭到更多的威脅。當地人因為受教育的程度非常低,基本上沒有多少環保意識,這可能造就了買方和賣方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做一件嚴重違反《公約》規定的事情。人們像買賣馬里的另一種特產黑木雕一樣進行著象牙交易,并坦然地把它們夾帶到行李和郵件中去。一個比較明顯的說明就是,15名中國醫生并沒有對這些象牙進行職業走私犯常常要弄的偽裝。

  「從我在馬里的生活經歷判斷,他們并不是想靠走私象牙發財,而是實在沒有別的什么東西可買。而且即便把象牙買回國了,他們也不太可能賣到錢,作為醫生,他們缺乏這類的買賣渠道。」劉陽認為。因為這期浙江援外醫療隊夾帶象牙數目的驚人,有人猜測這不是醫療隊第一次的行為,而且可能有成功的先例。劉陽斷然否認了這種說法,他曾經與這些出事的醫生中的八位同在卡地醫院共事過一年,他對他們總體的印象是個性比較強,所以他們聯合協商「走私」不太可能,有可能彼此都不知道別人買了多少象牙,或者有些人根本就沒買。

被質疑的是什么

  根據CITES近期的資料顯示,非法象牙走私比較嚴重的地區由歐洲轉移到了亞洲,尤其以東南亞為盛。東南亞人對象牙及象牙制品的興趣刺激了這類違法犯罪的蔓延。但是援外醫療隊出這樣的事,委實出于人們的意料。大家普遍不能接受的是一支有光榮歷史的團隊,在一次偶發事件中,名譽遭到損失。援外醫療隊則因為這起事件,重新受到社會的矚目。

  衛生部援外辦公室對外技術合作處副處長林樹泉的工作就是管理各省的援外醫療隊,他認為目前還未調查清楚浙江援外醫療隊是否真的「涉嫌」走私象牙,但無論如何,不能抹殺歷年來國家開展援外醫療的所有功績。從1963年第一次向阿爾及利亞派駐醫療隊,中國曾向位于亞非拉以及歐洲的馬耳他等60多個國家派駐過醫療隊,目前有40個醫療隊在38個國家的114個醫療點上救死扶傷,共有1100位中國醫生參與,其中在非洲的就有800人。開始于1968年援助馬里的醫療隊是由浙江省衛生廳組建的,在國內醫療隊里,屬于技術水平和醫生素質比較高的一支。馬方要求最好要杭州地區的骨干醫生,而浙江省的醫療水平在國內應該位居上游。

  「這是援外醫療隊有史以來出的第一次類似事件,其他很多醫療隊都采取分機托運行李的方式,我相信他們知道象牙是違禁品,不能夾帶。」林樹泉言語間有些無奈,「我們不希望這一事件影響了援外醫療隊在公眾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他們一向與當地人友好和睦地相處,有良好的口碑和社會聲譽。據我所知,出事的這支醫療隊在馬里也是全身心服務當地人民的。」

  同樣不能否認的是,正因為他們的身份地位,事后才爭取了更多方面的支持。盡管如此,比利時方面表示釋放并不代表這次事件的平息,因為《公約》不允許對任何人的寬容。

  資訊

  《瀕危野生動物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概況(1973年,華盛頓)

中國援外醫療隊

  全球實施的最重要的保護性的公約之一,在控制國際貿易和保護野生動植物享有權威的地位和廣泛的影響。CITES根據有關野生動植物的瀕危程度及其與貿易所產生的連帶關系,「科學地」或者說「妥協地」把有關物種分為3個附錄,以便限制列入附錄的物種本身、其部分或其衍生物的國際貿易活動。此外,CITES秘書處還與國際刑警組織(ICPO-interpol)和國際海關(WCO)組織簽署了有關合作打擊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的備忘錄。經過26年的發展,已有145個主權國家加入公約。先后召開了10次成員國大會(COP10),通過了近500項決議,總計有33900多個動植物種分別列入到《公約》附錄中。中國是1981年1月成為公約簽字國的,并于同年4月在國內生效。與虎骨和犀牛角一樣,象牙屬于公約附錄1中絕對禁止貿易的野生動物物品,連動物園里這些動物正常死亡后,都要掩埋掉,海關沒收的象牙制品也要焚毀,這僅僅標志這它們不是任何意義上的商品,目的在于保護這些野生動物的生存。

  中國援外醫療隊工作概況

  由衛生部協調組織,各省衛生廳具體組建的中國援外醫療隊自1963年以來,共診治所在國病人2億以上人次,成功地開展了一些難度較大的手術,如心臟和顱腦手術,進行斷肢再植和全鼻再造,治愈大面積燒傷,最著名的例子是用野豬皮進行大面積植皮。他們不僅為民間也為所在國的元首、政府官員以及他們的家屬治病。還舉辦了針灸等各種專業培訓班,先后為所在國培訓了2000多名初中級醫護人員。根據1992年一份統計資料,共有31名醫療隊員因公殉職。


奢侈品與《公約》

  2001年6月,上海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走私珍貴動物制品罪判處一名叫嚴永富的男子有期徒刑6年,罰金人民幣5萬元。他在行李中史帶了25段原牙,總重達123.18公斤,價值人民幣184770元,這是國內對走私象牙犯罪實施法律懲罰的最近案件。而最高數額當屬廣東湛江海關在年內破獲的另一起象牙走私案,高達1100公斤,它們被一艘走私船夾運在貨物內,這是5月7日美國洛杉磯警方破獲的西海岸最大一起象牙走私案的10倍,后者涉及了113公斤的象牙走私。而不為人知的《公約》在監督其成員國保護野生動植物方面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公約》之所以顯得無情,其實是為了保住更多的瀕危野生動物,因為他們的生存正面臨著極其嚴峻的威脅。目前非洲野象不超過1000頭,而他們涉及了其中50頭野象的生命安全,我們認為這是不可原諒的。」瀕危動物專家李智認為。

  每年全球野生動植物的非法走私從未因為《公約》的冷酷而停息過,這完全是暴利吸引了眾多冒險家的視線。大象原牙每公斤國際黑市價格約合人民幣41600元,加工過的象牙更貴。全球每年野生動植物貿易的交易額在60億美元以上,且含野生動植物成分的藥品及其他產品、制成品尚未計算在內。在發展中國家,野生動植物出口貿易是換取外匯的重要途徑,當地群眾依靠狩獵、制作工藝品加工以及貿易來取得經濟收益,政府又可從稅收、貸款以及售賣中得到經濟利益。如津巴布韋通過象牙及其他野生動植物出口,每年獲利620萬美元以上。印度尼西亞每年向西方國家出口蛙腿創匯800萬美元,斯里蘭卡出口熱帶魚每年獲利超出2000萬美元。美國、日本、歐盟等每年進口野生動植物要耗費數十億美元。單就美國而言,每年進口鳥類的費用要超過1500萬美元,進口觀賞魚類支出2500~3000萬美元,進口鱷魚及其他爬行動物的皮張產品要支出2~2.5億美元。

象牙廠的雕刻師在工作中

  一些簡單的數字可以讓我們明白為什么很多人愿為野貨狂,一只訓練好的獵隼售價達5000~20000美元,一只鸚鵡可能賣到20000~40000美元,一公斤麝香價值50000美元,一條藏羚羊絨織的圍巾價值35000美元,一株蘭花可能值2000美元,一株其貌不揚仙人掌運氣好的話,可以賣到7000美元。而相對應的數字是冰冷的,據統計,近幾個世紀以來,全世界大概已經滅絕野生動植物數以千計,其中16世紀以來滅絕的鳥類約150種,獸類95種,兩棲類約80種,而且物種滅絕的速度越來越快。據世界《紅皮書》統計,本世紀以來有1l0個種和亞種的哺乳動物和139個種和亞種的鳥類在地球上消失了,目前處于瀕于滅絕狀態的野生動植物達到600多種。那些帶給有錢人溫暖體面和豪奢生活象徵的野生動植物產品,正在無情地分塊切割全球的自然景觀。

  當然,《公約》也有它溫情脈脈的一面,因為公約組織和國際司法機構的共同努力,使得全世界范圍內野生動植物貿易的60%~65%得到有效控制,它已經成為控制野生動植物及其產品的國際貿易的一個最有力的措施,起到核心和中樞的作用。

  摘自《三聯生活周刊》2001年第33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