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vs视频欧美色图国产vS视频欧美vS色图,多姿,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奇米一区二区三区,av音影先锋色色色色

  www.11hunli.com  
logo.gif Media999 ad

  網民透視

  元尚

  1994年中國接入互聯網(INTERNET)。1995年出現商用互聯網服務。此后,互聯網在中國迅速發展壯大。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日前提供的最新統計數字:中國網民人數已經超過了一千萬人。有關人士認為,千萬網民是網絡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另有專家預測,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市場之一。

  “蟲級”網民

  “上網,不就是看看新聞、發發信嗎?”人家說,這是小兒科,初等水平。但我們不應該認為這可笑。當互聯網在中國剛剛開始被人了解時,它能給人提供的也僅僅是這些。一個1996年觸網的人剛開始是這樣的體會:這東西也就只是一種少數人的消遣吧?除了上Yahoo瀏覽一下新聞,再就是幾個人在同一臺電腦上互相發E-mail,網上的新聞從來沒有報紙、電視傳播得快,很少看它。至于E-mail,大多數人不知何物,談何應用?而現在,一切都變了。

  有研究者通過對在線網民的隨機調查,歸納出網民上網的心理需求為以下三種:

  一是迫切表達真實情感的需求。

  二是大膽表達性心理、性態度的需要。

  三是無拘無束盡情娛樂的需要。

  有人把現在的網絡資源消費者分為以下幾種──簡單購物類、沖浪休閑類、娛樂類和工作類等。不同類型的網民在網上行為表現是完全不同的。

  網民里傳著一句話:“沾網就上癮。”在北京一家外國銀行辦事處的雨焉小姐說,此話一點不假。癮上來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打開電腦,點擊上網。一下子精神頭兒就來了。在女人當中她是屬于最愛逛商店的那一種。半年前讓男朋友托人幫她裝了一臺兼容機,裝好的當天,就撥號上了網。東串西串,蹦出一個廣告窗口也覺得刺激、好玩兒。花花綠綠,一個子兒不用花,不用辦任何手續,就可以到美國、英國的商店溜達,不知不覺就到了早上四五點鐘。上眼皮下眼皮死掐,哈欠連著口水,真像上了癮似的。跑到水龍頭下沖了把臉,回到屋里插好門,又是點擊上網。這時速度倍兒快,眼皮老實了,又來了情緒,一下子三個多小時過去了,已是上午八點多,只好給公司頭兒打了個電話,說感冒發燒,蒙頭睡了小一天。

  從此,雨焉就成了“蟲級”網民。

  現在是網蟲掛相,甭管是男是女。大半個晚上對著電腦,白天能有精神嗎?你看那一個個坐那兒總打蔫兒,兩眼讓放射線射得通紅,一句話要打幾個哈欠的人,甭問,他八成就是網蟲子。

  網蟲們在一起,有一個上癮就互相傳染。

  一次雨焉的公司有個活動,拉了點晚兒。快晚上九點時,雨焉就覺得心里沒著沒落的,抓耳撓腮渾身癢。同事問怎么啦,她說有點不舒服。大家勸她早點回去。出了公司打車回家,進門二話沒說開機上網。那天不到十點,鏈接了幾次都上不去。那陣子上網的人多,一天當中幾乎沒有不“塞車”的時段。越上不去,癮越大,越難受,真恨不得把電腦砸了。

  網蟲夠不夠上癮級,還有一標準───一天不落,要不算什么網蟲兒呀?有一回她睡到下半夜突然醒了,今天還沒上網哪。癮一上來,心里老是嘀咕著,忙爬起來開機上了網,一直到天亮。

  雨焉覺得上網對她最大的吸引力就是能讓她滿世界地過“眼癮”。上了網以后,雨焉就很少再去逛商店,除了買些女人必需的用品以外,幾乎和現實中的商店商廈絕了緣。網上商店什么都有,不管多貴重的東西都能仔細看個夠,看完了不買換個網頁就完了。一晚上可以滿歐洲去逛那里的名牌商店,開心開眼。

  據有關人士粗略統計:“蟲級”網民,占網民總數的8%左右,但他們的在網時間占網民上網時間的32%,他們訪問的網頁數量為其他網民的4倍。

北京舉行IT業盛會

  網戀者的自白

  玩兒虛構的過去都是文人,好像就他們有想象力。網絡第一次把這份“權利”還給了大眾。現實生活給人們帶來的滿足局限性很大,網民需要網絡就像人們需要藝術一樣。

  崔雷,一家公司的小職員。他說打小他媽就說他像個女孩,多愁善感,顧影自憐。

  一直以來,崔雷的內心深處總覺得自己這輩子投錯胎了:

  “真的,我在內心里渴望的一直就不是我去愛人,而是被人愛。被人愛是個什么滋味兒呢?后來我聽說可以做變性手術,但為時已晚───我結婚了,并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

  如果我真地做了那手術,我太太倒沒關系,那我兒子怎么辦?上學填表怎么辦?父親那欄填什么?現實中除了變性就是同性戀,兩者我都不能接受。三年前買了486電腦,沒事的時候就上上網。在虛擬的世界里,我感受到了另一種生活。”

  “記得第一次去聊天室,我用了一個現在看來很一般的女名:芳菲。沒兩秒鐘,竟有一位小伙子說喜歡我。幾乎是整整一年,每天晚上上網就是為了和那小伙子去約會。妻子總問我花這么多網費電話費跟誰聊呢?我說是一位很好的小伙子。太太不再追問。”

  “一年后小伙子在網上說他要到英國去定居,到了英國會跟我聯系。但這一去就沒了音信。我第一次嘗到作為一名『女孩』失戀的滋味。”

  “我的失戀,太太一點兒也不知道。她還說我自從上網以后,變得更像一個男子漢了。在觸手可及的現實生活中我是一個男人,但在虛擬的網絡生活中我是一個女人。”

  三年多來作為一名網上女人的角色,崔雷說他做得還是比較好的。如今已不再關心變性手術什么的了。虛擬的數字化的確在改變著他的生活。后來又交了幾位朋友,聚散就顯得很自然了。作為一位“網上女士”,崔雷覺得他比剛“變性”那時成熟多了。崔雷說上網救了他的兒子,救了他正常的生活和家庭。

  一位婚姻專家分析說,像崔雷這樣的,是一種典型的“易性癖”,其實只要在心理上能使這些人得到一些滿足,他們中的大多數是不會真正去做變性手術的。

  多數網民都愿意在網上隱蔽自己的真正性別。有些人在虛擬世界里男扮女、女扮男,確有捉弄人玩弄情感的因素,應該引起網民們的警惕。這是典型的娛樂類網民,他們喜歡娛悅,喜歡在網上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網上淘金者:發掘網上資源

  網絡以其豐富的信息資源吸引著眾多網民前來淘金。這里的信息不僅豐富而且變化很快,只有上了網你才能真正地體會到現代生活的節奏。它不僅提供了生活資源,還提供了謀生及職業競爭的資料。利用互聯網上的資源來輔助自己的工作已是很普遍的事情。

  記者柳坤說成為網民之后的第一大收獲就是采訪比以前更容易、面更廣了。從前就一個熱門話題進行采訪,因時間、范圍的限制總是不能深入下去,總有不到位的感覺。在網上采訪就不一樣了,“你提出一個問題,總會有一批回覆的答案,有時這些看上去很隨意的回答,卻能引起你新的興奮點。”

  許多股民當今有了另外一個身份──網民。炒股最要命的是股市的信息,有了網絡,信息的問題就解決了。可是光有信息還不行,還要有關于這些信息的分析,這就很專業又很費時間,“時間就是金錢哪”,杜國一邊盯著屏幕一邊說。他原來炒股就靠一個BP機,后來覺得忙不過來,而且總比鄰居小于慢半拍。后來一打聽:敢情人家走的是信息高速路,自己緊忙活著,走的還是土路。于是一咬牙買了臺“奔Ⅲ”,開始不會用,只好一邊看著BP機一邊在網上對信息。杜國腦瓜兒快,沒半拉月就能獨立玩兒了。后來他又買了專門用來炒股的軟件,現在跟小于比,他已有了領先的架勢了。不久前采訪小杜正好碰上小于,小于說他那臺“586”跟不上網絡時代了,太慢,也要換“奔Ⅲ”。筆者又采訪了一些股民兼網民,了解到他們一般在線時間平均每天5至7小時左右。

  有關人士總結網上炒股的優越性有這樣三點:一是不受時空的限制。上網,可以“看行情、調資金、查資料、炒股票”。二是信息公開平等使用、及時。“網上證券行情的速度與證券營業部基本同步,其交易速度比電話委托、可視電話委托、磁卡委托、柜臺委托都要快。”三是坐在家里炒股有無限情趣,在營業部里炒股顯得單調、吵鬧。

  近日筆者得知,目前有許多網絡公司都已經搭建了證券交易平臺,與此同時,華夏、閩發、國通等20多家證券公司也已先后開通了網上交易。

  另外還有許多網民說他們喜歡在網上聽音樂、玩游戲、聽看直播、寄發電子郵件,新聞和商務網站是他們常去的地方。

  超級網民:捧著網絡金飯碗

  那些網絡工作人員也是網民,而且是超級網民,他們的職業就是制造著網絡文化,吸引著,或者說是引領著眾多網民去消費他們的特殊產品。在中國最先上網的那批人中,有許多,就成為今天為數眾多的網站CEO(首席執行官)。第一代網民最先觸網,最先品嘗到了網絡的妙處,然后,開始創辦網站,繁殖網絡文化,在中國培育更多的網民。

  當今,好多人都覺得飯碗不好找。于華是學計算機的高材生,四年前因為給單位里的計算機中心提了幾條和領導完全相左的意見,頭兒讓他待崗,他不服氣,便一賭氣辭了職。辭職后于華干過推銷員、保險員。現在他做電子商務管理。當時人家招聘他的時候就是看上了他的學歷和經歷。沒想到一年多下來,他越干越精。不久,他把這份工作給辭了,去了另外一家網絡公司。跳槽理由就是“人家拿咱真當根兒蔥”。聽于華身邊的人說他一月的收入起碼七千多元人民幣。他說網絡時代的飯碗既靠專業又不完全靠專業。毋庸置疑,網絡給每個人的生活帶來了或大或小的沖擊。它給每個人提供了檢驗謀生能力的機會,是一個大舞臺,既淘汰你又誘惑你。在網絡里干一個月夠你在網外忙三個月的,鐵飯碗不如金飯碗,金飯碗不如活飯碗。

  電子商務在好多人看來是個挺時髦的事。于華一說起電子商務,特別是講到項目管理時,熟練得簡直就像背書。他說:“這個行當要求你具備整體管理項目的能力,包括做計劃、項目實施、日程管理、預算、資源分配和商品交付質量管理等。整個兒一手全活兒,一個優秀的項目管理人員除了能和各種客戶『套瓷』以外,還得把整個團隊玩轉了。毫無疑問,完成這樣的工作需要有管理大型、復雜與并行項目的經驗,包括計劃開發、項目實施和客戶管理的經驗。還要多少學點Internet技術應用和軟件開發。專業人員為啥就干不了這個,就因為他們專得連社會經驗都專沒了。”看樣子他真沒白干,網絡改變了他的命運,也改變了他的觀念。

  還有一個職業早已被于華盯上了───電子商務顧問,這也是一個薪金不低的差事。這職業的特點在于幫助新的和現存的電子商務企業規范他們的經營策略,“拿自己腦袋里庫存的成功經驗去幫人家闖江湖打天下,誰敢怠慢了你。”于華說。

  據一家權威的國外諮詢公司預測,網絡經濟的高速發展,將為社會提供更多的高薪飯碗。在網絡界,似乎只有這山望著那山高、腳踩兩只船的人才能在競爭中得心應手。這是在聊天室里徐麗告訴我的。那么將來網絡給人提供的高薪飯碗有那些呢?

  首先是知識工程人員。今天雜七雜八的信息數據日益泛濫,弄得人懵懵懂懂,如果能化腐朽為神奇那就是效益。能不能有效管理便成為了網絡業一個問題,許多組織都需要一些能夠利用某種信息系統支持的專門人才,以有效地提煉、捕捉、綜合和分類紛繁龐雜的信息。知識工程人員需經常地為商業項目提供計劃,分析、細化步驟,還應有效地在各個部門之間傳遞知識信息。

  其次是客戶服務人員。侍候上帝可不易,侍候一群網民上帝就更不易。網絡商業運作對客戶越來越重視,各大公司迫切需要能夠管理公司與各類客戶關系的人才,這些人的目的在于能夠為公司保持一種令人滿意和長期有效的客戶關系。把上帝侍候好了,祿在其中矣。

  接下來,還有基礎組織管理人員、WAP(無線應用協議)開發人員,以及Web開發人員和設計人員等。這些當然是更專業的超級網民了。

  (摘自《北京日報》2000.6.23)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Media999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