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7日電 據廣東僑網消息,為推動開平碉樓等華僑文物的保護和修繕工作,廣東省僑辦副主任鄭建民受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開平碉樓與村落專項基金邀請,于3月15日帶隊前往開平進行調研。
15日上午,調研組參觀了世界文化遺產地——自力村碉樓群以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堪稱華僑園林一絕的立園。
下午,前往赤坎古鎮考察。古鎮已有350年歷史,現存的街道建筑大多為20世紀初華僑出資興建,600多座騎樓依水而建,令人不禁遙想古鎮當年商貿、文化繁榮的僑鄉景象。
開平碉樓與村落專項基金表示,計劃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投入水系整治和沿江騎樓修繕的工作。隨后,調研組考察了該基金已受理托管的“巴黎大酒店”,并探訪一處幾乎廢棄的村落——德慶里。基金負責人介紹,在五邑地區,人去樓空、長年失修、丟荒頹敗、岌岌可危是僑鄉民居的普遍情況,景況令人擔憂和焦慮。
最后,調研組拜訪了震東寄廬,這是開平碉樓與村落專項基金發起人江漢先生接受托管的一座居樓。經修繕后,該樓既是比較舒適的家居樓,還完整地保留了原樓的設施和物件,整理陳列了樓主的家譜、照片、實物等。在震東寄廬,調研組與開平碉樓與村落專項基金負責人楊小村、江漢先生進行了座談。
鄭建民表示,保護好開平碉樓與村落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一是協助政府宣傳華僑的歷史文化,還原華僑的辛酸史、奮斗史和貢獻史;二是開平碉樓與村落保護有助于做好針對華裔新生代的留根工程,以修繕好的祖屋增強家鄉和祖籍國對華裔新生代的吸引力;三是用華僑文物宣揚廣東獨有的華僑文化,符合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的思路;四是在保護碉樓與村落的基礎上發展華僑文化旅游產業,是挖掘廣東省旅游資源、打造旅游優勢品牌,促進經濟發展的新路子。他還表示,廣東省僑辦將向海外鄉親大力宣傳保護碉樓與村落的意義,動員更多業主將物業交由基金托管以發揮其作用;協助基金做好業主家譜、族譜、照片和實物資料等的搜集工作;促進省華僑博物館與基金的合作與交流。
此次調研,受到當地僑務部門的支持和配合,有關領導參加了調研和座談活動。(梁燕)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