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文藝晚會28日晚為紐約華人華僑們獻上了一臺精彩演出。當晚適逢正月十五,演員和臺下觀眾情緒高漲、互動不斷,令演出在紐約掀起一輪高潮。圖為當晚閻維文和雷佳合唱“敖包相會”。 中新社發 魏晞 攝
26日晚,中國國務院僑辦2010年春節“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藝術團在日本愛知縣藝術劇場公演,為當地華人華僑和日本觀眾帶來新春的祝福。貴州省歌舞團帶來的《千手觀音》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 中新社發 梁長福 攝
中新社北京3月8日電 題:文化促溝通 “四海同春”助力僑社和諧
作者 南若然
2010年“文化中國•四海同春”已近尾聲,這場文化盛宴不僅帶去了祖(籍)國對海外游子的濃濃關愛,也促進了華僑華人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推動了和諧僑社的建設,對華僑華人與當地民眾的交流融合亦大有裨益。
國務院僑辦主任李海峰在會見列席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的海外華僑華人代表時,特別介紹了“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慰僑演出。她強調,此活動在海外僑界和主流社會反響熱烈,擴大了春節和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也有效地促進了海外僑社的團結,為構建和諧僑社、樹立海外僑胞新形象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0年春節,“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五個藝術團分赴五大洲演出,從北半球的美國、加拿大、巴拿馬、法國、英國、比利時、意大利、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到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秘魯、巴西,甚至距離中國最遙遠的阿根廷,都留下了“四海同春”慰僑演出的足跡。
藝術團所到之處,一票難求、場場爆滿,熱情高漲的華僑華人對來自祖(籍)國的高水平演出倍感親切,慕名觀看演出的當地群眾則對異彩紛呈的中國民族歌舞豎起了大拇指,大贊“不可思議”、“太妙了,中國文化!”
慰僑演出期間,“四海同春”五個藝術團的團長趙陽、許又聲、馬儒沛、任啟亮、熊昌良,曾分別于不同場合,多次強調建立和諧僑社的重要性。希望來自不同地方的僑胞都能像兄弟姐妹一樣相親相愛,樹立中國僑民的良好形象。勉勵僑社進一步團結協作形成合力,積極融入、回饋、奉獻住在國社會,與當地人民同舟共濟、和睦相處。
實際上,“四海同春”每一場演出的成功,都離不開各華僑華人社團之間的通力合作,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這份期望。
以“四海同春”在日本名古屋的演出為例,日本中部華僑華人專門為此成立了執行委員會,包括三重華僑華人總會、中部日本新華僑華人會、日本中國華僑華人旅行業協會、日本中部文化藝術聯合會、名古屋中華商會在內的17個僑團聯合起來,團結協作,保證了演出的成功舉辦。在此過程中,培養了華僑華人社團之間“合作共贏、團結友愛”的精神。
在演出之余,“四海同春”藝術團還拜訪華商、僑社、華文媒體及華文學校,鼓勵華商多回國發展;感謝僑胞對祖(籍)國和家鄉的長期支持,并邀請他們常回家看看;希望華僑華人相互團結、相互合作,共同為樹立僑胞良好形象而努力。
對于年輕僑領表示要敬重和學習老僑領,老僑領表示要信任和重用年輕一代,心存包容共建和諧僑社,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趙陽認為,新老僑領攜手合作,和諧僑社建設才能持久深入進行,才能更好地向主流社會宣傳介紹中華文化和當今中國的發展進步,從而為華僑華人在當地的生存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文化中國·四海同春”的影響并不僅僅局限于華僑華人社會。近年來,海外華僑華人逐漸走出唐人街,與當地主流社會、各族裔民眾一起歡度中國春節。“四海同春”促進了華僑華人與當地民眾的交流、了解與融合。
演出過程中,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巴西總統盧拉、美國加州州長阿諾德·施瓦辛格等專程發來賀詞賀信。新西蘭工黨領導人、馬來西亞外交部副部長、演出所在地的地方官員等還親赴演出現場觀看。在名古屋的演出,日本當地觀眾人數高達觀眾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歡欣鼓舞之余,華僑華人殷切希望“四海同春”以后能多演幾場,滿足更多華僑華人的需要。國務院僑辦也表示,將進一步提高演出水平,擴大活動的覆蓋范圍。“文化中國·四海同春”帶給海外華僑華人和僑社的積極影響將更值得期待。(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