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一方面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和深圳市的經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給僑務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另一方面,深圳大刀闊斧實行“大部制”改革,深圳市僑辦如何以“新面貌、新思路、新作風、新氛圍和新能力”,全力抓好各項工作,爭創新的業績,實現新的作為,這又給深圳市僑辦提出了新的“課題”。面對困難和挑戰,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及上級僑務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深圳市僑辦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僑辦主任會議和全省僑辦主任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繼續解放思想,敢于創新,排除各種干擾,堅定信心,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緊緊圍繞著“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工作大局,用心用情用力開展僑務工作,在為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務,為僑服務,涵養僑務資源等方面均取得了新成績,僑務工作邁上了新臺階。
緊扣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匯聚僑智“保增長”
在面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形勢下,深圳市僑辦2009年始終把“保增長”作為首要任務。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 “促進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建立現代產業體系,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工作大局,加大招才引智、招商促貿工作的力度,增強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對深圳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到深圳創業發展的決心;加大為僑資企業服務力度,積極協助深圳企業和產品“走出去”,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為建設創新型深圳服務。
2009年文博會、高交會在深舉行期間,深圳市僑辦充分用好這一工作平臺,配合深圳市產業規劃,分別邀請和接待了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瓦努阿圖、馬來西亞、港澳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重要僑領僑商、科學家、各類專業人士、高科技團體。在文博會期間,市僑辦舉辦了主題為“應對金融危機與把握投資機遇”的華僑華人經濟發展論壇,由一些專家型的海外華人企業家和科技人士分析國際金融危機的成因,提出應對之策。在第十一屆高交會期間,市僑辦又舉辦了“海外華僑華人科技團政策解析會”,請市發改委、工貿科技信息局、外專局、證券交易所的領導到場介紹深圳市引資引智的有關政策,并現場解答疑問,會場氣氛熱烈,來賓紛紛提問。借助“文博會”和“高交會”這兩個平臺,市僑辦2009年還促成了一批項目和人才落戶深圳,為深圳市的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此外,市僑辦還多次協調市領導會見美國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代表團,推動市僑辦在第十屆高交會上引進的美國工程院士王兆凱先生帶來的“海洋微藻生物能源”項目在深順利進展。
深圳市僑辦利用海外聯系面廣,在華僑華人、港澳同胞企業家中有廣泛人脈,在世界各地已經建立起來的關系網絡的優勢,尤其是東盟的華人商圈,積極進行牽線搭橋,推銷深圳產品,協助深圳有自有品牌企業產品“走出去”,為本土企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保持經濟增長后勁提供支持。2009年,市僑辦組織4家僑資企業參加廣東省僑辦“中小企業中東行”僑務經貿考察團赴埃及、阿聯酋進行經貿交流;組織深圳市僑商代表團赴菲律賓、馬來西亞出席第十屆世界華商大會、馬來西亞沙巴州廣東同鄉會成立慶典。通過爭取國務院僑辦和省僑辦的支持,積極促成市僑企聯常務副會長廖志仁經營的深圳市最大民營醫院深圳深聯醫院與暨南大學合作,使該院成為暨大的附屬醫院,借院校平臺和資源,提升醫院科研水平,加強醫療隊伍建設,使醫院的發展躍上新臺階。
此外,深圳市僑辦在加大為僑資企業服務力度的同時,積極開展國僑辦“為僑資企業服務年”和市政府“2009服務年”活動,幫助僑資企業排憂解難,協調解決僑資企業經濟糾紛事件,為眾多僑資企業和在深創業的留學生在投資、居留簽證等方面提供協助,推薦了多名重點華裔新企業家參加國僑辦第七期“華裔新生代企業家中國經濟高級研修班”培訓。推薦了數名在深創業就業的留學歸國人員參加國僑辦第二屆百名華僑華人專業人士“杰出創業獎”評選。
在積極支持幫扶僑資企業轉型升級應對金融危機方面,深圳市僑辦先后開展了10次對重點僑資企業的專題調研,及時了解他們在經營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并積極協調解決。如國際金融風暴給深圳市大型僑資企業——“華南城”帶來比較大的影響,市僑辦為此竭盡全力幫助“華南城”采取各種優惠措施為商戶降低運營成本,并鼓勵他們通過集成各種專業市場和服務為一體,為制造業廠商提供集成性的綜合服務,從而形成了制造業集成服務中心的商業模式,有效地降低成本,安全渡過難關。
同時,深圳市僑辦還積極推動在深投資的僑資企業強強聯合,抱團發展。如通過市僑辦積極牽線搭橋,促成由“僑商會”主要成員組成的投資集團在江蘇省連云港市總投資50億元人民幣,占地1881畝,建設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從事時尚物料及產成品展示、交易和倉儲等綜合性商貿的“華東城”已破土動工。“華東城”將在深圳投資運作的一站式采購和一站式物流配送服務的“華南城”經營模式成功復制到內地,利用內地新一輪的大發展大開發,破解因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發展困局。這同時也為深圳市眾多僑資企業拓寬發展路子提供了積極的借鑒。
在做好為僑資企業服務的工作中,深圳市僑辦充分發揮“僑商會”、“僑企聯”這兩大僑商組織的“抓手”作用,加強指導。2009年,市僑辦成功協調指導僑商會順利完成換屆工作,并爭取到在僑商中卓有影響力的原會長馬介璋先生留任;協助僑企聯舉辦僑企金融法律咨詢服務活動,邀請金融界和律師界人士現場為僑資企業解疑釋惑;邀請科技部門負責人參加僑企聯第五期創新沙龍暨2009會員新春聯誼活動,為他們解釋有關扶持中小科技企業的最新政策;組織僑商會、僑企聯會員參加浙江嘉善縣、南京市江寧區等國內城市招商推介活動,并協助僑企聯組織會員前往陜西、四川等地考察投資環境,尋找商機。
創新依法護僑工作,維護僑益“保穩定”
做好信訪工作,既是服務大局,也是為僑服務工作的具體體現。2009年,深圳市僑辦認真執行《信訪工作條例》和有關政策法規,不斷建立完善的信訪工作長效機制,健全信訪信息溝通和研判機制,積極處理廣大僑胞的來信來訪,認真傾聽歸僑僑眷的訴求和愿望,深入了解和切實解決他們的困難和問題,及時反映他們的建議和呼聲。協調關系、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為維護社會穩定,確保僑務信訪一方平安做了大量工作。
據不完全統計,深圳市僑辦去年共接待來訪近300人次,接聽咨詢和投訴電話約2600多個,受理各類來信訪件55宗。信訪主要涉及有關華僑祖屋問題有33宗占59.9%;經濟糾紛7宗占12.8%;其他如就業難、生活難、在深遇到困難等問題信訪件9宗約占27.3%。其中,市僑辦對這些信訪案件立案42宗,結案35宗,結案率約占77.8%。
已結案件中,絕大多數取得了讓來信來訪人滿意的結果。如協助越南歸僑孤寡老人李全解決補交房租;為美國僑胞Mrs.Levy追回在深購物被騙的2,000美元款項,僑胞通過我駐美國洛杉磯總領館表示感謝,并將退還的款項捐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協調解決光明農場越南歸僑林國強解決子女入戶問題等等。
同時,為了創新依法護僑工作,提升為僑服務水平,深圳市僑辦經過積極籌備,于2009年4月成立了“深圳市僑界法律顧問團”,顧問團首批成員包括市司法局和有關僑社團推薦的28名律師。成立“深圳市僑界法律顧問團”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力求借助法律專業工作者的優勢和力量,提供法律咨詢,依法維護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和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深圳市僑界法律顧問團”成立以來,已先后為市僑商會、僑企聯和一些僑資企業、僑港澳同胞及歸僑僑眷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初步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積極為僑辦好事辦實事,發揮僑力“保民生”
整合各方資源,發揮多渠道優勢,想方設法為僑解決民生問題。2009年春節期間,深圳市僑辦從業務經費中拿出了10萬元用于慰問困難的歸僑僑眷。在歸僑僑眷較多的光明新區光明街道(原光明華僑農場),市僑辦還聯系組織世界客屬總會的企業家、僑商會和僑企聯合會會員前往慰問貧困的歸僑僑眷。此外,市僑辦還積極發動僑界熱心人士開展公益活動,如深圳市榮譽市民黃源昌先生、市僑聯名譽主席黃漢光先生十余年如一日訪貧敬老、奉獻愛心,每年中秋都給歸僑僑眷老人送月餅和生活用品,每年春節都給歸僑僑眷老人送慰問金。
同時,深圳市僑辦還積極發動海內外社團組織開展扶貧工程。如通過市僑辦牽線搭橋,蘇格蘭華人社團聯會總會會長李羅安先生發動蘇格蘭華人華僑捐助60萬元,為河源一所學校興建一座3層綜合樓;香港深圳社團總會捐資50萬元在江西安遠縣修建心懷小學新教學樓,并為優秀生、貧困生發放了獎、助學金共92,000元;香港深圳社團總會名譽會長黃士軒、副會長蕭偉林等還向學校捐贈了500套嶄新的課座椅,市海外交流協會捐贈3萬元用于建設籃球場,深圳僑報社向學校捐贈了一批價值3000多元的體育用品。
充分把握“適當照顧”的原則,為僑辦實事。2009年,深圳市僑辦共核發《廣東省“三僑生”證明書》200多份,讓這些“三僑生”在高考和中考錄取時享受到加15分和優先錄取的待遇;為歸僑僑眷開具身份證明近百份,讓這些歸僑在退休后享受到退休金增加5%的優惠待遇;為華僑及華僑子女開具身份證明20多份,使華僑華人可以按政策在深圳購買房產,置業安居,使他們在深就讀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的子女可以享受當地居民子女的待遇;受理華僑、港澳同胞遺體(骸骨、骨灰)入粵安葬申請30多件,及時為他們辦理了有關手續。通過這些工作,市僑辦把黨和政府對歸僑僑眷和僑港澳同胞“適當照顧”的優惠政策直接送到他們手上,讓僑胞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懷和照顧。
積極幫扶光明歸難僑解決“住房難、生活難、就業難”三難問題。為推動光明地區第二期安居房建設,市僑辦去年多次到光明新區開展調查研究,并協調市人大僑工委協力推動,力促該項目盡快上馬,爭取盡快解決光明地區歸僑僑眷“住房難”問題;市僑辦還通過調研、協商和向市分管領導提交工作報告等形式推動規劃建設“越南風情一條街(生態園)”項目,依托光明現有獨特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規劃建設集越南特色物產、餐飲、娛樂、購物為一體的綜合商業村,從業人員主要為光明歸僑僑眷,以創業帶動就業,拓寬就業渠道,解決歸僑僑眷“就業難”問題。此外,市僑辦還向市委市政府《信息快報》報送《深圳市越南歸僑僑眷資源優勢可為推進中越經濟貿易合作區發揮所用》,得到市有關領導的批示,大力推動了到越南投資的企業優先雇用光明地區的越南歸僑,進一步拓寬了光明歸僑僑眷的就業渠道。
大力涵養僑務資源,凝聚僑心“謀發展”
大力涵養僑務資源,廣泛凝聚友好力量,促進僑務工作可持續發展,努力提高海外僑務工作水平,擴大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往來服務,提升深圳市國際影響力。
2009年市僑辦共接待了來自美國、巴西、俄羅斯、英國、德國、荷蘭、丹麥、南非、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僑團、僑領和海外華僑華人近百批1000多人次。2009年5月,卓欽銳副市長率僑務代表團出訪,參加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的第5屆“世界廣東同鄉大會”。市僑辦副主任藍粵春率團赴馬來西亞沙巴州,與華校董聯會聯合舉行首次華文教育協作年會,訪問了砂撈越州和菲律賓馬尼拉,進行了華文教育的調研活動。2009年11月,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僑辦主任鐘蔭騰率團赴菲律賓參加被譽為“全球華商頂級盛筵”的第十屆世界華商大會,與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逾3000名華商翹楚,共同探討如何攜手應對“后金融危機時代”,并就各國華商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交流觀點、分享經驗、凝聚共識。此舉不僅增進了市僑辦與各國華商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也促進了深圳與各國華商在更多領域的合作和交流。
此外,隨著形勢的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海外華裔新生代正成為海外華僑華人社會中重要力量。如何讓更多的海外華裔新生代了解祖籍國歷史、學習中華文化。為此,市僑辦把開展海外華文教育工作作為涵養僑務資源,弘揚中華文化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在前幾年工作的基礎上,2009年深圳市僑辦在支持馬來西亞華僑社團開展華文教育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效。2009年3月,市僑辦派出兩名華文教育志愿者,赴馬來西亞沙巴州亞庇中學和里卡士中華學校,為亞庇中學建校60周年和里卡士中華學校建校籌款晚會編排舞蹈和培訓學生舞蹈團;5月,市僑辦再次派出四名知名幼兒園園長赴馬來西亞沙巴州參加為期5天的“華幼園長研修班”活動,為沙巴州近百名華幼園長授課。12月,市僑辦與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團在深圳為來自馬來西亞沙巴州和砂撈越州的12位華文小學校長舉辦為期2周的培訓班。與此同時,市僑辦去年還牽線搭橋,推動深圳市鹽田區鹽港中學、福田區全海小學、鹽田區中山紀念學校、龍崗區布吉高級中學、寶安區民治第二中學、寶安區民治二小等多所中小學與馬來西亞華校之間的交流往來,建立校際感情。市僑辦還購買了3批共1500冊圖書館典藏書籍,送給馬來西亞沙巴州亞庇中學、巴華中學和印尼棉蘭國際友好學院,協調福田區園嶺街道辦事處、福田區全海小學、寶安區民治二小和南山區蓓蕾幼兒園等單位,籌集了2萬冊書籍捐贈給馬來西亞沙巴州28所華文幼兒園和10所華文小學;協同鹽田區教育局組織了2000冊華文課外書籍,通過印尼華裔總會巴厘省分會送往當地華校。
辦好夏令營,做好海外僑胞新生代的工作,也是涵養僑務資源的一項重要工作。2009年6月,市僑辦協調英國惠東寶同鄉會組織會員子女20人來深,在龍崗區進行夏令營活動。12月,市僑辦舉辦了“2009海外華裔優秀青少年冬令營”,邀請馬來西亞沙巴州、沙撈越州和印尼巴厘省當地華校35名優秀中學生來深參加冬令營活動。海外華裔青少年通過“尋根”、“溯源”,學習和了解祖(籍)國的文化歷史,風土人情,山川名勝,不僅學到許多以前在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更重要的是身臨其境領略中華文化,讓他們更加了解自己的“根”,并為自己是炎黃子孫而自豪、驕傲。(張平和 姚桂丹)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