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六月十二日電 (朱曉穎)蘇州、南通、泰州、揚州、南京五市內的奧運火炬傳遞路線今日起征集社會各界方案,從五市征集要求來看,凸現江蘇“文化家底”是定奪本屆江蘇境內火炬傳遞方案的重頭戲。
“南京路線應該途經中山陵、秦淮河、明孝陵,經沿長江,還應當路過一些科研院所”,南京市副市長許慧玲表示,像明孝陵這樣的世界文化遺產肯定是不能遺漏的。“南京文物古跡眾多,歷史遺存豐富,文化底蘊厚重。江蘇境內奧運火炬停留時間在南京最久,所以要充分展現盛會城市歷史文化,讓歷史記住南京,讓世界了解南京”。
按照北京奧運會組委會的工作計劃,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將于二00八年五月二十一日晚從上海進入江蘇境內,二十二日途經蘇州和南通,次日經過泰州和揚州,二十四日抵達南京,并于當天晚上進入安徽境內。
蘇州市副市長朱永新透露,蘇州火炬接力的組織將充分展示“東方水城”、“人間天堂”風貌,路線將涵蓋金閶區、滄浪區、平江區、高新區和工業園區,蘇州古典園林、環城高架、科教文衛體等標志性建筑將“有幸入編”。“蘇州是火炬進入江蘇的第一站,路線上應該體現蘇州古今文化的結合”。
此外,蘇通大橋、揚州古運河風光帶等五市重要建筑及歷史遺存,都成為江蘇的重點展示區域,因此成為競爭奧運火炬傳遞路線的“種子選手”。
記者今日從江蘇省體育局獲悉,明年江蘇境內奧運火炬傳遞三天時間內,六百二十四名火炬手將按“五城、三日”路線完成總長四十至四十五公里的傳遞,每日十小時傳遞連續不間斷。傳統的火炬手跑步傳遞方式仍為江蘇火炬接力“主打”,自行車、輪滑、龍舟等獨特傳遞方式也在考慮之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