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8日電(盧巖) 在南勇、楊一民等人被依法逮捕、多家俱樂部因涉假被嚴懲后,由警方掀起的足壇“反賭反腐風暴”仍在全方位深入,更多污泥濁水將被蕩滌。這也成為正在召開的“兩會”熱門話題之一,代表委員紛紛對懲治足壇毒瘤、振興中國足球建言獻策。
有不止一位代表委員在談及中國足球時,流露出失望之情。曾一度涉足足球,被譽為“國內炮轟黑哨第一人”的全國政協委員、吉利集團老總李書福就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不會再投資中國足球。不過,代表委員們在對中國足球“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同時,也大多對當下的打假掃黑反腐寄予了厚望,更有政協委員坦言,這是中國足球“最后的機會”。
全國政協委員,原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蔣效愚認為,“賭球”、“假球”與興奮劑一樣,都是體壇的“毒瘤”,必須依法嚴厲打擊,堅決整頓。蔣效愚表示,正在發展中的中國足球,出現上述問題并令人不感到奇怪,然而“對賭球、假球和興奮劑,都要采取三嚴方針,就是:嚴令禁止、嚴格檢查、嚴肅處理。”
這場轟轟烈烈的風暴,究竟是偃旗息鼓,還是宜將剩勇追窮寇?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崔大林日前表示,整治足壇腐敗不能指望總局反腐工作組短期內解決一切問題,但目前正在進行的工作一定要見成效,并可能延長。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體育總局紀檢組長吳齊也明確表示,針對足壇的反腐查處還會繼續推進,“不論是誰,只要發現違法違規就要嚴肅查處,”他說。
治標易,治本難。崔大林在政協小組討論會上探究了出現“假賭黑”的根本原因,并直指目前的中國足球管理機制。他坦承現在足球管理是三位一體,足管中心是總局下屬事業單位,中國足協是社團組織,同時中超公司則是企業,不能繼續采用這樣的管理方法。“于洪臣出任足管中心副主任,同時還兼任中超公司董事長,這是經過中紀委特批的。但這樣的管理模式其實并不合適,是事企不分,管辦不分。”
制度是制約腐敗的重要武器。雖然中國足球已經市場化運作,但缺乏監督管理是不爭的事實。吳齊在接受采訪時透露,總局正在醞釀出臺一個針對足球行業的制度性規定,規范足球俱樂部的準入制度,規定對俱樂部的財務審計和監管,以及針對賭球假球的懲罰。吳齊希望這個制度能夠盡快出臺,但并沒有透露具體的時間表。
執行制度化監督的重要機構,將是一個包括公安部門在內的多部門聯合體。崔大林介紹到,“職業俱樂部是法人機構,作為行業管理,監管力度有限,需要聯合公安部門齊抓共管,實現監管長效。”屆時,足球管理中心、中國足協、中超公司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也將逐步改變。
更有政協委員將懲治足球賽場的“假賭黑”與腐敗提高到了法律層次。全國政協委員李立新就提議,應效仿發達國家的成功做法,給中國足球立法,從體制上入手。“作為主管機構,足協就應該實行政企分開,既然是職業化足球就應該完全按照市場去走;明確規定職業運動員的社會福利、保險以及最低工資標準等等;建立中國足球的一個監管機構,比如設立中國足球監督委員會,監督比如外資引入等問題,”李立新提到。
在制度化的解決方案之外,也有代表委員們提出了其他方面的建設性意見。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副市長劉敬民昨天上午就提交了一份手寫提案,內容主要圍繞著“加強體育比賽公平競爭”展開,足足長達三頁A4紙。劉敬民指出,由于受到商業因素影響,中國足球出現了一些問題,各種誘惑使得公平競賽精神出現了扭曲。他認為:“體育界應該把公平競爭精神樹立起來、恢復起來。體育競賽有一部分靠法規,還有一部分靠規程、靠約定、靠承諾。出現不公平競賽的情況,既有違法,又有違規、違約、違德。”意即以法律、制度和道德倫理層面雙管齊下,實現對中國足壇,乃至中國體育界的凈化。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