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臺灣舉行大選投票,結果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蕭萬長以221萬票領先優勢獲勝,當晚大批支持者在馬蕭競選總部前集會歡慶。圖為馬英九在蕭萬長、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主席吳伯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立法院長”王金平陪同下,在現場發表演講。 中新社發 黃少華 攝
三月二十三日,香港媒體大都在頭版大幅報道馬英九當選臺灣地區新領導人的消息。在三月二十二日結束的臺灣大選中,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以二百二十多萬票的優勢擊敗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 中新社發 武仲林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31日電 盤點2008,“歷史時刻”、“書寫歷史”、“歷史性突破”,無疑是兩岸關系的高頻詞匯,許許多多“首次”、“第一”的積累,締造了兩岸交往前所未有的創舉。兩岸交流從原來的“間接、單向、民間”轉變為“直接、雙向、半官方”,從無序轉向有序的制度化交流。
這是“新國共合作”下的破繭化蝶之年。當錯綜復雜、風云變幻的臺灣局勢發生積極變化,大陸高層沉著冷靜,及時準確判斷,不斷微調完善對臺政策,突出強調和平發展,逐漸形成對臺政策新思維、新政策,從而主導了兩岸關系的新變局。
國民黨重返執政舞臺 雨過天晴新變局
回望年初,好像一個遙遠的季節。中國國民黨與民進黨在臺灣地區進行著一場獲取最高權位的選舉大戰。執政不力的當權者為轉移選戰焦點,再次把議題拉向統“獨”。一時間,烏云滿天,雷聲滾滾,兩岸之間呈現出箭在弦上一觸即發之勢。
3月22日,臺灣民眾用手中選票做出抉擇:丟失“政權”整整8年的國民黨在選戰中勝出。5月20日,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就任臺灣最高權位,從而拆解了兩岸之間最大的“不定時炸彈”。臺海相當長一段時期“劍拔弩張”的局勢得以舒緩,“雨過天晴”成為當時輿論對兩岸關系最經典的評判。
歷史性的機遇驟然趨近。
伴隨著民進黨在“大選”中的落敗,陳水扁當局同時推動的所謂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投”也遭到失敗。3月22日晚,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發表談話指出,大陸方面注意到了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結果。陳水扁當局推動的所謂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投”遭到失敗,再次說明“臺獨”分裂勢力搞“臺獨”是不得人心的。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