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盡管首批創業板公司迎來解禁潮,但全天創業板市場高開高走,創業板指數強勁上揚4.04%,最終以1107.52點報收,逼近6月中旬的最高點。不過,創業板指重回1100點高位,但仍有六成可比股票并未回到前期1100點水平,顯示創業板個股在震蕩中已出現明顯分化。
指數重回1100點上方
截至收盤,創業板指強勁上揚4.04%,以1107.52點報收,盤中最高達1113.62點,距離今年6月17日1129點的歷史高點僅一步之遙。
就個股來看,11月1日除新開源和數字政通分別下跌1.26%和0.34%以外,其他130只正常交易的創業板股票紛紛出現上漲。其中,中能電氣、海蘭信和中元華電等9只個股漲停,銀河磁體、南風股份和臺基股份等5只個股的漲幅也都超過8%。當日漲幅超過3%的創業板股票數量達到84只,占比超過六成,創業板的表現明顯強于主板股票。
11月1日匯川技術、龍源技術、神州泰岳、樂普醫療和愛爾眼科分別上漲6.92%、10%、4.01%、3.22%和5.89%,其A股總市值分別增加10.45億元、8.11億元、7.52億元、7.15億元和6.54億元,使得這些股票成為當日總市值增加較多的創業板個股。
六成可比公司股價未復位
不過,在創業板指數逐漸逼近6月高點之時,相當部分創業板股票的股價卻未回到當時的價位。就86只可比股票來看,與6月17日相比,當前依然有54只股票的股價未復位,占可比股票的比重超過六成。分析人士指出,逐漸回歸前期高點的創業板指數,在很大程度上掩蓋了創業板股票已出現明顯分化的事實。
例如,東方財富、當升科技、恒信移動、吉峰農機和機器人6月17日以來的跌幅分別高達23.80%、20.43%、20.18%、19.20%和18.24%。不過與這些表現疲弱的股票相比,部分創業板股票則在創業板市場整體走高的背景中收獲了巨大的漲幅。其中,豫金剛石、探路者、荃銀高科和臺基股份6月17日至今分別大幅上揚57.17%、39.55%、36.46%和35.95%,成為創業板寬幅震蕩期間的最大獲利者。
分析人士指出,盡管當前創業板指數迅速逼近6月17日的高位,但從可比股票來看,個股的表現很不平均,其分化格局早已悄然展開。如果后市創業板繼續保持強勢,或在一定程度上緩和個股分化的勢頭;如果后市創業板指數步入震蕩,那么個股的分化格局很可能愈演愈烈。從這個角度來看,精選個股已成為想要參與創業板的投資者的重大課題。 (記者 孫見友 )
![]() |
【編輯:王安寧】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