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寧十一月二日電(記者 林艷華)隨著中國與東盟政治互信關系不斷加強,雙邊的經貿合作獲得飛速發展,推動雙邊投資便利化進程便成為各方熱議的主題。
旨在減少自貿區貿易糾紛和壁壘的各項交流活動今天在此間展開,中國—東盟法律論壇、中國—東盟出入境檢驗檢疫合作論壇相繼舉行,成員各方坦誠交流、積極探索促進貿易便利的合作機制。
減少貿易壁壘成為推進自貿區建設的一個緊急任務。在第三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菲律賓總統阿羅約、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等中國與東盟國家領導人不約而同地談到,中國與東盟應不斷完善投資促進和服務體系,要盡快建立機制促進投資便利化。
東盟工商會會長薩提也在此問題上提出殷切期望。他說,雙方要進一步促進在質量檢驗方面標準的互相承認;中國需要進一步完善東盟產品和服務業對中國出口的配套政策;雙方工商界要采取共贏的戰略,盡量消除在非關稅貿易壁壘和其他方面的一些負面影響;雙方工商界要進一步加強在非關稅貿易壁壘等方面的信息溝通。
越南貿易部長張庭選表示,越南將減少貿易保護政策。他說,越南正采取一系列積極有力的措施改善投資和經營環境,逐步完善投資的法律法規,簡化行政審批手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以吸引更多的外資參與越南經濟的建設。據介紹,從今年七月一日起,越南正式頒布實施內外資統一的《投資法》,使國內外投資者在同一法律框架下公平地進行生產和經營,同時頒布了《投資法》和《企業法》實施細則,實現行政審批手續“一個窗口”服務。
近年來,中國與東盟的貿易往來增勢強勁。二○○五年,單廣西與新加坡之間的進出口額達五千五百萬美元,比上年增長百分之一百四十,今年上半年增長也超過百分之百。目前新加坡在廣西投資企業達到一百四十六個。
有利的環境,同時促進了區域內投資的雙向流動。截至今年七月,東盟國家對華實際投資已達三百九十九點五億美元。中國企業與東盟國家簽訂承包勞務合同總金額已達三百五十億美元,完成營業額二百三十二億美元,而中國在東盟國家的投資也累計達十點八億美元。
目前,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已進入了實質性階段,除了繼續落實貨物貿易降稅外,雙方正加緊進行服務貿易和投資的談判。據稱,談判迄今已取得積極進展。雙方業已商定將農業、信息通訊、人力資源開發、相互投資、湄公河開發、交通、能源、文化、旅游和公共衛生,列為未來互利經濟合作的十大重點領域。
成員各方同時希望進一步加強各國交通運輸聯系,為擴大雙邊貿易和人員往來創造更好的條件,促使更快形成統一的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