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第十八個“世界水日”。佛山市水務局聯合佛山市水業集團,在佛山九小舉行佛山水周宣傳活動啟動儀式。針對近日南海桂城頻頻出現自來水發黃、水中氯水味過重等水質問題,部分政協委員和市民都建議,佛山的自來水質能否像“空氣質量指數”一樣每天一報?
昨天,佛山市相關部門也正式對此作出回應表示,今年佛山自來水質報告制度將有重大變化,將由半年報一次改為月報,居民將能更及時地掌握自己的飲用水質量。但自來水日報可能導致水價上漲,則暫難實現。
現狀
佛山市政協委員侯烽表示,現時的水質報告制度,未能完全滿足市民的實際需要。主要表現為:側重于水源地監測,且監測結果每月一報、管網末梢水每月一測,每半年才向社會公布一次。時間跨度略大,會影響市民對突發事件的反應速度。而信息發布渠道不夠人性化,局限于網上公布,知情范圍有限;僅有指標公布和情況反映,缺乏關于應對措施方面的指引。
佛山水業集團水質監測站黃劍明站長昨天表示,根據2007年7月起實施的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城市居民用水要監測106個指標。他表示,佛山水業集團供水范圍內的禪城、三水以及南海部分片區的自來水水質都能達到這個要求。
聲音:
居家自來水水質能否一日一報?
佛山市政協委員侯烽建議,當前佛山亟待健全自來水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一是通過確定自來水預警評價指標、分級管理方案和確定警戒線等措施,對全市自來水質量進行定期評價。在現有飲用水源半年報告一次的制度基礎上推行自來水質量日報制度。
具體實施辦法是,在加強監測的基礎上,將市區自來水管網水質的主要指標經市政府批準后予以公布。每10天向公眾發布一次水質量環境公報,公布內容包括水源地主要污染物的類型和濃度等重要指標,并標出水質等級。
同時,啟動佛山市自來水質量預報系統,參照“空氣質量指數”測報方法,每日在媒體上播報“自來水指數”,主要包括供水量等主要指標。
回應:
年內居民自來水將由
半年一報改月報
佛山水業集團水質監測站黃劍明表示,佛山水業集團對全市水質監測結果匯總數據每半年向社會公開一次。年內,佛山自來水質匯總公告將有望實現“月報”,即每個月都定期向市民公布上月的自來水質。今后,市民的飲水安全將更加有保障。
難度:
自來水日報暫難實現
昨天佛山市水務局水資源管理科有關負責人也表示,2007年7月1日實施的新國標檢驗項目達106項,每天對其公布,操作性不強。因一些項目的檢測需要很長時間,檢測的結果沒有相應的時效性。
同時,水質檢測需耗費相當的人力、物力。在原國標35項中,全分析一個水樣一次檢測費約3000元,在全市進行一次檢查約需20多萬元,從經濟上也難以承擔。去年11月,禪城自來水均價從每立方米1.307元,調整為每立方米1.68元,上調幅度達3成以上。而若將水質檢測部分成本分攤到居民用水價格上,每立方米自來水的價格可能再度上漲。將對市民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因此,現階段相關部門只是定期公布自來水水質狀況,而不實行水質日報制度。
相關鏈接:
禪城居民2015年有望喝上直飲水
當前,佛山只有中心組團新城區用上了直飲水。為了解決枯水期水質變差的問題,佛山水業集團企業技術中心正在研究利用新技術去除水中異味。為此,佛山水業集團正在開展“高效絮凝劑、紫外—氯消毒聯用去除水中異味”等4項改善自來水質的技術研究。預計在2015年,禪城區可普及直飲水入戶。(記者肖歡歡 通訊員潘云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