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全文)(10)
|
第六篇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建設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國民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第二十二章 發展循環經濟
堅持開發節約并重、節約優先,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在資源開采、生產消耗、廢物產生、消費等環節,逐步建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
第一節 節約能源
強化能源節約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導向,加大節能力度。通過優化產業結構特別是降低高耗能產業比重,實現結構節能;通過開發推廣節能技術,實現技術節能;通過加強能源生產、運輸、消費各環節的制度建設和監管,實現管理節能。突出抓好鋼鐵、有色、煤炭、電力、化工、建材等行業和耗能大戶的節能工作。加大汽車燃油經濟性標準實施力度,加快淘汰老舊運輸設備。制定替代液體燃料標準,積極發展石油替代產品。鼓勵生產使用高效節能產品。
專欄10 節能重點工程
低效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 采用循環流化床、粉煤燃燒等技術改造或替代現有中小燃煤鍋爐(窯爐)。
區域熱電聯產 發展采用熱電聯產和熱電冷聯產,將分散式供熱小鍋爐改造為集中供熱。
余熱余壓利用 在鋼鐵、建材等行業開展余熱余壓利用。
節約和替代石油 在電力、交通運輸等行業實施節油措施,發展煤炭液化、醇醚類燃料等石油替代產品。
電機系統節能 在煤炭等行業進行電動機拖動風機、水泵系統優化改造。
能量系統優化 在石化、鋼鐵等行業實施系統能量優化,使企業綜合能耗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建筑節能 嚴格執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推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推廣新型墻體材料和節能產品等。
綠色照明 在公用設施、賓館、商廈、寫字樓以及住宅中推廣高效節電照明系統等。
政府機構節能 政府機構建筑按照建筑節能標準進行改造,在政府機構推廣使用節能產品等。
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 更新監測設備,加強人員培訓等。 | |
第二節 節約用水
發展農業節水,推進雨水集蓄,建設節水灌溉飼草基地,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基本實現灌溉用水總量零增長。重點推進火電、冶金等高耗水行業節水技術改造。抓好城市節水工作,強制推廣使用節水設備和器具,擴大再生水利用。加強公共建筑和住宅節水設施建設。積極開展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礦井水利用。
第三節 節約土地
落實保護耕地基本國策。管住總量、嚴控增量、盤活存量,控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規模。建立健全用地定額標準,推行多層標準廠房。開展農村土地整理,調整居民點布局,控制農村居民點占地,推進廢棄土地復墾。控制城市大廣場建設,發展節能省地型公共建筑和住宅。到2010年實現所有城市禁用實心粘土磚。
第四節 節約材料
推行產品生態設計,推廣節約材料的技術工藝,鼓勵采用小型、輕型和再生材料。提高建筑物質量,延長使用壽命,提倡簡約實用的建筑裝修。推進木材、金屬材料、水泥等的節約代用。禁止過度包裝。規范并減少一次性用品生產和使用。
第五節 加強資源綜合利用
抓好煤炭、黑色和有色金屬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推進粉煤灰、煤矸石、冶金和化工廢渣及尾礦等工業廢物利用。推進秸稈、農膜、禽畜糞便等循環利用。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進廢紙、廢舊金屬、廢舊輪胎和廢棄電子產品等回收利用。加強生活垃圾和污泥資源化利用。
推動鋼鐵、有色、煤炭、電力、化工、建材、制糖等行業實施循環經濟改造,形成一批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在重點行業、領域、產業園區和城市開展循環經濟試點。發展黃河三角洲、三峽庫區等高效生態經濟。
專欄11 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工程
重點行業 建設濟鋼、寶鋼、鞍本鋼、攀鋼、中鋁、金川公司、江西銅業、魯北化工等一批循環經濟示范企業。
產業園區 建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鏈及園區集中供熱和廢物處理中心,建設河北曹妃甸、青海柴達木等若干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區。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 建設湖南汨羅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市場和加工示范基地。
再生金屬利用 建設若干30萬噸以上的再生銅、再生鋁、再生鉛示范企業。
廢舊家電回收處理 建設若干廢舊家電回收利用示范基地。
再制造 建設若干汽車發動機、變速箱、電機和輪胎翻新等再制造示范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