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十二月八日電(記者 耿軍)對大陸臺商實力所進行的大規模調查的成果今天在此間正式發布。
臺灣《中國時報》系所屬的《工商時報》今天上午在臺北晶華酒店舉辦二十七周年社慶暨《大陸臺商一千大》特刊發表會。
《大陸臺商一千大》排名調查,由《工商時報》企劃、委托中華征信所調查、得到香港寶來證券協助,歷時十個月完成。調查結果匯編成《大陸臺商一千大》特刊,于今日起發行。
這本一百七十八頁的“特刊”,分為“總體篇”、“名家觀點”、“投資理財篇”、“經營篇”四部分。
“中時”報系總經理黃肇松在發布會致辭時說,雖然“臺商”一詞尚未收入牛津大辭典,但臺商是值得矚目的一個群體。臺商實力究竟有多大?他們對兩岸政治和經濟的關系有多大牽動?都需要進一步了解及關注。此次調查顯示,二00四年大陸臺商一千大企業的整體營收高達七千三百三十六億元人民幣,約合臺幣三兆零八百多億元,幾達臺灣GDP的四分之一。
此次調查顯示,據營收排行榜榜首的是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屬鴻海集團,營收是人民幣七百一十六億元。“營收凈額成長率”排名第一的是路達(廈門)工業,以百分之二千七百八十六的天文數字奪冠。“稅前純利”排名第一的是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近十三億元人民幣。“稅前純益率”(又稱為獲利率)排名第一的為中豐田光電科技,稅前純利率達百分之六十二。“股東權益”(就是凈值)排名第一的是翔鷺石化(廈門),達人民幣三十四億五千萬。“股東權益報酬率”(又稱凈值報酬率)排名第一的是名不見經傳的萊陽方舟生物制品,數字是百分之一百九十四。“每一員工銷售額”排名第一的是二千八百七十萬元人民幣的南京華新光電。排名“員工人數”第一的又是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近七萬二千人。排名“資產總額”第一的還是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達人民幣一百六十八億元。“資產報酬率”(指公司每一元資產的獲利能力)排名第一的是東莞東坑富港電子(隸屬臺灣上市公司正崴),數字高達百分之一百五十點五。
出席發布會的寶來證券(香港)總經理劉宗圣在發言時指出,服務業在這次調查中并沒有進入一千大排名,中國金融市場明年將更加開放,臺灣缺席將削弱未來競爭力。
光寶集團總財務長林群在發言中說,大陸和臺灣都將面臨高齡化社會,“固定收益的金融商品”在大陸一定會廣受歡迎。
中華征信所總經理張大為則表示,大陸的變化一日千里,臺商在大陸市場不可缺席,創造一個中國人的共同市場是我們的目標。
《工商時報》社長兼總編輯鄭家鐘表示,這次調查、這本“特刊”,將作為相關人士進行戰略思考的依據。此項活動今后還將繼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