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5日電 今天“八·一五”,是日本向盟國投降六十周年紀念日。六十年前的今天,日本天皇裕仁廣播“終戰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浴血奮戰,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今天出版的香港《大公報》發表評論指出,中日關系面臨的形勢著實令人憂慮。文章說,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所犯的罪行罄竹難書,并給中國造成難以估量的生命財富損失。然而日本一直未有認真反思罪行誠心悔過。近年來首相小泉純一郎及其他閣員屢次參拜靖國神社,顯見對軍國主義幽靈深懷眷戀。
文章指出,這些年來種種跡象均反映,無論日本官方及民間,都有右翼勢力在為侵華戰爭“平反”,例如修改歷史教科書以淡化侵略行徑,否認南京大屠殺事件,不承認曾秘密發動細菌戰爭,甚至聲稱“慰安婦應感謝皇軍”云云。如此種種言行說明日本朝野確有一股勢力在為軍國主義引幡招魂。
文章強調,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近年所采取的種種對華惡劣姿態,包括染指中國領海及島嶼,配合美國部署以軍事介入臺海,妄圖干預中國內政。在輿論上,日本已準備修憲建軍、并不斷宣揚中國威脅論。在屬于中國主權的釣魚島建燈塔,并在東海爭議區發放探油采油牌照。日本在軍事上除加緊部署反導系統以強化軍力外,更暗中培育美日臺軍事一體化系統。
文章稱,中國必須全面地作出部署,應對日本對華政策的新動向,以保繼續和平發展,維護現代化成果。(一)提高警惕。(二)依靠人民,引導人民對日本作出理性的認知,要認清日本軍國主義復辟的危險性,教育要保持克制冷靜。(三)爭取兩岸聯合對日采取維護權益行動。
文章說,回顧六十年的往事,中國人民八年抗戰艱苦卓絕,勝利不易。六十年來,日本已成經濟大國和強國,但一直未能正視和反省其在二戰中侵略亞洲各國的歷史及其罪行。中日關系建交數十年,其中有正常的發展,也有不少爭議風波,其主要原因在于日本方面對待侵華的歷史和罪行至今沒有端正態度,在有爭議的領土和海底資源開發問題上完全無視中國的嚴正立場,一意強行。
文章最后說,六十年前,我們結束了一場由日本一手制造的災難,六十年后的今天,我們更需警惕和遏止新的災難的發生。中日關系正在面臨新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