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vs视频欧美色图国产vS视频欧美vS色图,多姿,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奇米一区二区三区,av音影先锋色色色色

頻 道: 首 頁|新聞中心|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科 教|時 尚|汽 車
房 產|圖 片|圖片庫|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商 城|供 稿|產經資訊|出 版|廣告服務|演出信息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抗戰勝利六十年:臺灣三代人眼中的抗戰歷史

2005年07月08日 07:41

  中新社岳陽七月七日電 題:臺灣三代人眼中的抗戰歷史

  作者劉雙雙李思之

  今天,“七·七事變”六十八周年紀念日,是每個中國人永遠不會忘懷的日子。正在湖南參加第五屆“湖湘文化之旅”的百余名臺灣青年學子和老師,向記者敘說他們三代人不同的感受和記憶。

  老者——刻骨銘心的記憶

  對七十八歲的魏元圭團長而言,抗戰的那段歷史無疑是刻骨銘心的。祖籍福建的他至今仍記得,抗戰時期,日軍的飛機不斷在家門口轟炸,年幼的他和家人每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門,忍受饑寒。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昨日在祭拜抗日烈士公墓時,他用渾厚的嗓音高唱這首革命歌曲,而清晨趕寫的詩歌《悼忠魂》則將他對先烈的緬懷之情詮釋得淋漓盡致:天會荒,地會老,海會枯,石會爛,只有你們的忠貞永伴著天地長留,永留在我們心坎上……

  中年——熱血澎湃的記憶

  來自臺灣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班的陳永昌年屆五十,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但從父輩的口中和書本中對那段歷史仍耳熟能詳。對“‘七·七’事變、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等史事印象深刻,對為抗戰勝利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現在想起來還是一股熱血涌上心頭。”

  研究哲學的陳永昌認為,正視歷史、銘記歷史才是正確的態度,雖然今天擁有幸福的生活,但祭奠先烈、傳承優良的革命傳統卻是每一代人都必須做的。

  青年——需要強化的記憶

  對臺灣的青年一代而言,抗日戰爭的那段歷史無疑是遙遠和陌生的。

  拜謁長沙保衛戰抗戰陣亡將士公墓時,臺灣學子們只能憑著課本中那微乎其微的篇章記憶來感懷眼前長眠的先烈,卻無法講出更多。

  “我們生活在沒有戰爭的年代,對那段歷史的意義只能從書本上片面了解。”臺灣清華大學的王志佑同學說,而此次大陸行他所看到的、聽到的,讓他開始全面、深刻地認識抗戰這段歷史。

  但無論對曾經的歷史是否熟知,來自臺灣海峽的學子們都深信不疑的是,我們是炎黃子孫,歷史的重任將由自己來肩負,我們將沿著歷史的腳步開創更美好的未來。完

 
編輯:邱觀史】
 
專題網站: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