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6日電 上海合作組織六國元首5日在阿斯塔納簽署文件,決定給予巴基斯坦、伊朗和印度三國觀察員地位。中國社科院亞太所孫士海研究員此間接受中國華藝廣播公司記者采訪時表示,此舉有利加強地區合作,促進中亞和南亞地區的穩定和發展。
孫士海研究員分析指出,首先,三國成為觀察員有利于該地區的和平和穩定。
印度是一個能源短缺的國家,長期從中東進口石油,現在要想使能源的供應得到保障,就不得不尋求多方位多渠道的能源供應,其中,伊朗和中亞國家就是印度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
印度還計劃從土庫曼斯坦輸進石油,經過巴基斯坦到印度;同時印度和巴基斯坦也在商談從伊朗修建一條天然氣管道,經過巴基斯坦到印度,而且基本上已經達成了協議,今年年底可能要采取一些具體的措施。
前蘇聯解體、中亞這些國家獨立以后,印度就非常關注這個地區的政治和意識形態的走向。印度和巴基斯坦也都是“三股勢力”的受害國。中亞地區的和平和穩定,也直接影響到南亞地區的和平和穩定,所以印巴多年以前就提出來希望加入上海合作組織。
伊朗不僅是地區大國,在海灣和中亞地區具有重要影響,戰略地理位置重要,而且也是伊斯蘭大國,在伊斯蘭世界地位舉足輕重。伊朗為進一步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作用,也希望加入上海合作組織。
其次,巴伊印三國成為觀察員,有利加強合作,緩和彼此矛盾。
雖然中國和印度、中國和巴基斯坦分別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但是中國和印度之間還缺乏一些政治互信,如果中印雙方在地區安全合作組織這么一個框架下,加強地區的多邊安全合作,相信可以對中國和印度增加政治互信和兩國關系的進一步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印巴兩國之間長期以來處于沖突和對抗的狀態,如果能夠在地區合作組織當中使兩國在維護地區安全穩定這個大目標下進行合作,也有利于緩和印巴之間的矛盾。
伊朗作為中亞地區大國,在經貿和能源方面和印巴都有著密切的聯系。三國同時成為上海合作組織的觀察員,也有利于加強彼此間的合作。
孫士海強調,同時吸收巴基斯坦、伊朗和印度作為上海合作組織的觀察員,應該避免一個傾向,就是避免把兩國之間的矛盾帶到這個合作組織當中來。兩國之間的問題比如說印巴問題是雙邊的問題,要靠他們自己去解決,而不應當在地區的合作組織當中去解決雙邊的問題。(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