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一月十一日電 臺北消息:臺灣《中國時報》十一日報道,民航業者指出,今年春節包機議題是這幾年大陸釋出的大善意,若不捉住這次的契機,讓臺商春節包機順利成行,要再尋求兩岸這種機會,恐怕是更艱巨的任務。
民航業者強調,目前距離春節已經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當局在政策上若不盡速做出決定,航空公司實在無所適從,準備搭春節包機返臺的臺商也無從訂位,規劃返鄉行程。
春節包機過去幾天都是朝正面方向發展,島內民航業者認為應可飛得成,也都開始著手準備飛航事宜。十日大陸國臺辦提出明確訊息,民航業者都在等待當局的反應,傍晚“陸委會”稱春節包機還是要以“臺港航約”模式展開協商。
今天,國民黨推動包機參訪團拜會“陸委會”,呼吁不要把簡單問題復雜化。“陸委會”稍后發出的新聞稿沒有再強調“臺港航約”模式,只是稱包機案的最后決定,有賴于雙方“委托的代表”進行協商,才能落實彼此的善意與想法。
此外,《中國時報》十一日的社論指出,不能天天只看政黨的蠅頭小利,應以民之大益來考慮問題。若還是為一些小格局的利益計較,將毀掉整盤棋。
“中央日報”十一日刊出《何必吃醋》的專欄文章指出,民進黨要搞清楚,春節包機是臺商心中的期盼,哪個臺商聽到“雙向、多點、對飛、不落地”時,會不心花怒放呢?既安全、又省時、更省錢,最重要的是,可以快速回到臺灣家人的懷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