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寧十一月六日電 題:珠聯璧合 中國東盟攜手打造東方經濟巨人
中新社記者 李淑國 趙建華
秋天,一個收獲的季節。今天,中國與東盟正將更多的目光投向對方。為了分享到更多合作帶來的好處,在此間舉行的博覽會上,雙方都不敢有任何的懈怠。明年,引人注目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將如期全面啟動。
雖然,目前中國與東盟都已成為世界經濟舞臺上不可忽視的力量,但面對來自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競爭,各自的力量,尤其是在分散的情況下,還難以與之抗衡。這也就增加了各自的市場風險,上世紀九十年代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就是明證。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與東盟加強經濟聯系顯得日漸緊迫。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將使雙方更好地實現優勢互補,共同防范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提升雙方在國際經貿事務中的地位。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一旦建立,將創造一個擁有十七億消費者、近兩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和一點二萬億美元貿易總量的經濟區。按人口算,這將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從經濟規模上看,這也是在發展中國家之間組成的最大區域貿易集團。
根據中國—東盟專家組的研究分析,自由貿易區建成后,中國向東盟國家的出口將增加百分之五十五,東盟國家對中國的出口也將增加百分之四十八。
中國和東盟如果能夠利用各自的比較優勢,創造互補性,貿易總額就會進一步擴大。專業分工、增加相互間的貿易和投資聯系,可以增強雙方在農業、機電、旅游業的實力及競爭力。
新加坡的研究者認為,自由貿易區建立后,中國和東盟可望對內和對外方面,都變得更具競爭性。雙方可以在競爭中,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借助本區域之力,整合本地區資源,同區域外經濟體進行競爭與合作。這一過程中還會刺激各成員體的產業升級。優惠的貿易安排,則會使雙方利益實現最大化,符合雙方長遠利益。
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將使中國與東盟之間已經出現的分工結構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隨著區內經濟活動變得更為方便、快捷、有效和低成本,規模經濟可以在一個更大的區域內進行安排。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保持高速發展以及東盟經濟的復興和發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將會改變東亞甚至全球經濟格局。屆時,世界東方將會出現一個龐大的經濟巨人,十七億人將為世界唱出“精彩之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