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湯恩伯客死他鄉
湯恩伯是“臺兒莊大捷”的名將。但是,在到達臺灣之前,他就背下了“賣師求榮”的罵名。1948年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當時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被調任浙江省主席。陳儀見國民黨敗局已定,策動當時任京滬杭警備總局司令的湯恩伯起義。湯恩伯在關鍵時候出賣了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陳儀。1949年,陳儀被秘密綁架到臺灣。囚禁于基隆。后蔣介石把“二·二八”的罪責全加到他的頭上將其槍斃。
湯恩伯到達臺灣后,由于他并非黃埔系統出身的將領,不容于當時掌控臺灣的黃埔“土木工程系”。湯恩伯的所有職務都沒有了。只剩下一個“總統府戰略顧問”的虛銜。再加上“賣師求榮”讓他不見容于昔日同袍,湯恩伯因此精神憂郁,情緒低落,原有的嚴重胃病復發。醫生診斷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癌,建議他去美國治療,但湯恩伯無法負擔去美國治療的所需巨額費用,只好去日本擔任臺灣駐日本軍事代表。在日本,湯恩伯做了三次手術。在1954年6月24日的最后一次手術中,因醫療事故死在了手術臺上。終年54歲。
有人分析,湯恩伯是抗日名將,殺過不少日本人。日本醫生中可能有親屬死于侵華戰場。記恨于湯,趁機報復。據目擊者說:湯恩伯死前痛苦不堪,雖然上了麻藥,似乎無效,他在手術臺上痛得哀嚎不已,拼死掙扎,醫生用力按住,直至力竭而亡。
陳誠的“土木工程系”掌控臺灣軍政16年
陳誠畢業于保定軍校第八期炮科。黃埔軍校成立時,他被延攬擔任炮科教官。蔣介石北伐之后,陳誠擔任第一集團軍第11師師長,中原大戰后升任為第18軍軍長。由于十一合起來是個“土”字,十八則為“木”字,因此陳誠這一系的部隊后來被稱為“土木工程系”。
國共戰爭期間,陳誠在東北戰場慘敗,1948年蔣介石派他到臺灣擔任省主席。并密令中央銀行總裁俞鴻均將國庫所有黃金轉移到臺灣。蔣介石下野后,陳誠掌控國庫所有資產,在臺灣牽制著代總統李宗仁。蔣介石抵臺重新掌理政事后,隨即命令陳誠擔任“行政院長”。在東北戰場失利的陳誠,卻在臺灣的“行政院長”任內展示了他的才能。
陳誠向蔣介石建議,對大陸撤退到臺灣多達400多萬的軍隊,實行“裁軍裁餉”的簡并政策。在眾多的反彈聲中,陳誠完成了裁軍。這不僅減少了臺灣政府的財政負擔,也趁機奪去了許多擁有重兵的將領兵權。完成裁軍后,陳誠又推行“三七五減租”及“耕者有其田”政策,促進農業生產。而土地被政府征收的地主在政府協助下,將資金轉向工商業發展。由此,奠定了臺灣工商業發展的根基。
1954年,經蔣介石提名,陳誠被推選為國民黨“副總裁”,與蔣介石搭檔擔任臺灣“副總統”。以蔣介石當時的規則,顯然是要陳誠做他的接班人。可惜陳誠1965年因肝癌去世,終年68歲。
楊森90高齡娶17歲少女為妻
1949年,楊森帶著妻子田衡秋、胡潔玉輾轉到了臺灣。第二天,蔣介石接見了他。蔣介石一見面就對楊森說:“你保衛反共基地重慶有功,因為你幾十年剿共名聲太大,所以我派飛機把你接到臺灣來。”當時設宴為楊森洗塵。隔年4月,蔣介石委任楊森為臺灣總統府國策顧問、戰略顧問。楊森從此卸下軍職。出身四川軍閥的楊森,在大陸時擁重兵雄居一方,搜刮了不少民財,因此即使到了臺灣被解除兵權,楊森仍然過著優裕的生活。
由于蔣介石知道楊森愛好體育,1960年又給他安排了“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理事長兼臺灣“奧林匹克運動”理事長,還撥給臺北市長春路225號日本式花園洋房一套、小轎車一輛供楊森使用。同時派給警衛廚師司機,每月撥給臺幣1萬元。
楊森在臺灣大搞體育運動,他以70歲高齡學會駕駛教練飛機而轟動臺灣。他特別喜歡登山運動。每逢星期日,無論天晴下雨都要堅持登山。86歲了還登上海拔4000米的玉山。登上玉山頂時他高呼“總統萬壽無疆”,也讓蔣介石十分高興。
楊森有三多,錢多,妻多,子孫多。他一生娶了12個妻妾,子女共有43人。最后一名妻子張靈鳳進門時才17歲。而楊森當時已是90高齡。1972年2月20日,楊森歡度90大壽,蔣介石派人在國防部三軍軍官俱樂部為他布置壽堂。生日會上,楊森嘆息說:“我這個人就是喜歡跟年輕人在一起,這樣才有朝氣。”國民黨元老張群知道他又想娶妻,于是笑著說:“那你就再娶一個嘛。”就這樣,楊森以招募秘書之名娶進了年僅17歲的學生張靈鳳做他的12任妻子。不到一年,張靈鳳為他生下一女。
1977年3月,楊森從菲律賓訪問歸來,被臺北三軍總醫院檢查出患肺癌。兩個月后,96歲的楊森咽下最后一口氣,結束了奢華的一生。
蔣介石愛將胡宗南屢戰屢敗
胡宗南是蔣介石的愛將。這位黃埔嫡系出身的將領在大陸與共軍作戰一敗涂地。丟了南昌之后,胡宗南倉皇來到臺北,調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國民黨中的許多人對胡宗南敗逃臺北十分不滿。他們認為胡宗南是喪失西北,又失西南的罪魁禍首,應追究他的責任。1950年5月,監察院陜西籍委員李夢彪領頭,聯合了46名監察委員,提出了對胡宗南的彈劾案。同時,還把彈劾文在臺灣與香港的報紙上發表,輿論大嘩。但胡宗南畢竟是蔣介石的愛將,在蔣氏出面斡旋后,彈劾胡宗南的案子,并未給予他實際處分。
在蔣介石的授意下,胡宗南到國防大學學習新式戰略。1954年2月,胡宗南從國防大學畢業。但未能謀得一官半職。直到1955年8月,蔣介石突然召見胡宗南,并委派他到澎湖去擔任防衛總司令。
胡宗南在澎湖呆了4年,直到1959年10月,才回到臺北。再度擔任“總統府”戰略顧問。胡宗南回到臺北的第二個月,蔣介石又要他到國防研究院學習。國防研究院是當年臺灣當局培訓黨政軍高級干部的最高學府。蔣介石親任學院院長。胡宗南在研究院中學習了8個月后期滿畢業。不久,胡宗南就接到“國防部”通知,讓他擔任國防研究院畢業同學會會長、國防研究院院務委員會委員等掛名的閑職。自此以后,胡宗南深居簡出,郁郁寡歡。1962年,66歲的胡宗南因心臟不太正常被送進榮民醫院。蔣介石親臨醫院探視。3月13日5點30分,胡宗南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文/建林 摘自《中國檔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