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vs视频欧美色图国产vS视频欧美vS色图,多姿,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奇米一区二区三区,av音影先锋色色色色


中國新聞社
中新網分類新聞查詢>>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國內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各地“地鐵熱”被潑冷水 京報分析如何避免虛熱

2003年01月28日 14:17

  中新網1月28日電 有媒體披露,中國多個城市的地鐵項目立項已被國務院凍結。中國青年報今天刊文,為國務院給各地的“地鐵熱”潑出的這“一瓢冷水”叫好,并指出,從長期看,要避免中國城市建設中各種各樣的“虛熱”,立足點在于改革現有的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根除城市建設“首長負責制”。

  有媒體近日披露稱,已提前簽下設計合同的杭州市地鐵一號線(投資概算152億元)項目因國務院辦公會議“暫緩立項”的決定而再度擱淺。同時,不僅僅是杭州,其他一些城市的地鐵項目的立項也被凍結。

  中青報文章指出,解決城市發展中的交通擁堵難題,當有多個方案可供選擇,可以選擇地面交通,也可以選擇地下交通。就算是非選擇軌道交通不可,也有地面和地下兩種鋪軌方案。究竟采用何種方案,從經濟學的角度,必須預先進行成本與收益的綜合考量,必須堅持可行、可為、可持續的原則,除了解決城市的交通難題(從長計議是使交通通暢),它不該摻雜其他的“功利”性目的。

  文章說,迄今而言,除了磁懸浮,地鐵是所有城市干線交通建設投資最大的選擇方案。杭州地鐵每公里投資概算要3億元人民幣,我們先不計現階段政府投資項目的概算中含有多大的“概算彈性”,就算項目建設的實際投入不會突破概算,152億元的巨額投資、投資的貸款利息,再加上地鐵日后的運行成本,建設一條地鐵的長期投入絕對是個天文數字。直到今天,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的少數城市建有地鐵,而且從全球范圍看,城市地鐵的商業化營利模式至今是個世界性難題。因此,對一座城市來講,建地鐵通常是最不經濟的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

  文章引述專家直言,類似于杭州這樣的東部城市,雖說已經具備一定的城市財力,但所謂財力依然是低標準、低水平意義上的相對寬裕,遠遠談不上富有和富足。譬如社會保障,仍然處于低水平的脆弱狀態。

  文章作者表示,并不認為像杭州、青島這樣的城市就不該建設地鐵,只是渴望能通過公開的渠道了解到,這類城市在決定啟動龐大的地鐵建造計劃前,是否經過嚴肅、科學的可行性評估,是否就多個建造方案進行過有說服力的、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對比與論證,且這樣的論證是否充分吸納了民意特別是“反對派”的意見。

  除了各地的地鐵熱,還有輕軌熱、高速城際鐵路熱,而最近隨著上海市磁懸浮列車的試運行,不少城市又感染上了磁懸浮熱。國務院辦公會議的“一瓢冷水”為各地的地鐵熱降了溫。但文章指出,這樣的降溫只具有短期的作用。從長期看,要避免中國城市建設中各種各樣的“虛熱”,立足點在于改革現有的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根除城市建設“首長負責制”。


 
編輯:余瑞冬

相關報道:對中國地鐵項目全面調查 杭州等城市地鐵暫緩立項 (2003-01-26 10:58:47)
          廣州地鐵四號線試驗段月底動工 2005年底建成 (2003-01-22 09:38:42)
          深圳地鐵第3方監測:沿線30米環境未受不良影響 (2003-01-19 22:40:19)
          南京地鐵二號線昨通過評估 后年開工2009年通車 (2003-01-15 15:30:11)
          杭州地鐵一號線正緊張籌備 試驗段預計年內動工 (2003-01-14 08:44:50)
          北京地鐵五號線動工 預計2006年通車運營(圖) (2002-12-27 16:18:16)
          久議未決的成都地鐵一期工程有望在明年開工 (2002-12-27 06:00:15)
          中國城市進入地鐵時代 激發國際都會想象力(圖) (2002-12-25 10:39:41)
          盡量滿足公眾需求 上海磁浮列車“春節加班” (2003-01-28 09:25:39)
          研制工作已近尾聲 成都磁懸浮實驗線即將通車 (2003-01-17 16:53:06)
          中國將在滬杭間建第2條磁浮線?變數仍多懸念猶存 (2003-01-07 15:47:41)
          兩院院士:京滬鐵路如果采用磁懸浮將很難賺錢 (2003-01-06 14:07:43)
          中科院專家建議國家在京滬線上采用磁浮技術方案 (2003-01-03 14:28:36)
          上海磁懸浮公司總裁:根本不擔心收不回成本(圖) (2003-01-01 11:12:24)
          粵區域快線棄用磁浮列車 一小時可由穗到港 (2002-12-14 20:40:0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