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創業夢是如何萌發的呢?”筆者和謝清祿的對話就是由這個問題開始的。他是普加智能信息公司(簡稱普加)的創始人和現任首席執行官。普加開發的智能化民生信息互動平臺——普加網,收錄了數十億條民生資訊,涵蓋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等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服務信息。
旅美十年 不忘桑梓
“1999年到上海,我被陸家嘴的巨大變化所震驚。”已7年未回到祖國的謝清祿感嘆道:“國內發展太快了,變化太大了!”1992年,謝清祿遠赴美國留學。那時的出國留學方針是“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中國出外留學的大門開始打開,而也正是這個留學風潮的來臨,讓謝清祿能夠遠赴美國。在美國,他順利完成學業,獲得土木工程、集成電路數字系統兩個碩士學位,然后在硅谷幾家高科技公司擔任高級研發設計師,從事集成電路技術以及其它幾個終端用戶產品的研發。
當被問起為什么選擇歸國創業時,謝清祿說:“很久沒有回國,下了飛機,看到中國鱗次櫛比的高樓,真的很震驚。我和外國人講起中國的變化時,看到他們驚嘆的表情,心中就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也正是這個時候,覺得自己該回國為國家做點事情了。”談到這里,他臉上洋溢著笑容。拳拳的愛國之心,讓謝清祿涌動起回國創業的念頭。利用出差和旅游的機會,他開始觀察和分析中國的變化。從中,他也發現這里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旅美的工作經歷,讓謝清祿深受硅谷企業文化——活躍的創業氣氛的熏陶,同時,所學專業和從事工作都與信息產業相關的謝清祿深刻地感覺到信息社會硬件和網絡傳輸速度的飛快發展。“IT(信息技術)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他認為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產業充滿前景。
潮平水闊 夢圓普加
“1992年,我在美國才用上DOS(磁盤操作系統)沒多久,Windows操作系統就出來了。”說起自己專業方面的內容,謝清祿顯得興奮不已,“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互聯網最終會網聚技術的力量為人類服務,普加網的創立也是基于這樣一個理念:‘我們只是設計一個軟件讓大家使用。’”
中國雖然是個巨大的市場,但是市場環境和政策有著自身的特點。在國外近10年的謝清祿一開始并未意識到這一點。幸運的是,在自己家鄉山東開了西餐廳的他,通過對餐飲的運營,漸漸理解和把握了中國市場。前期經驗為普加的創建打下了基礎。普加創立之前,謝清祿做了大量的市場調查和研究。在地點的選擇上,他放棄了一線城市,原因是考慮到大城市市場環境較為復雜,尋找“共需”的難度要大于二線城市。于是,普加于2005年12月8日在青島誕生。“青島當時沒有這樣的企業,我們是第一家。”謝清祿很自豪地說。
普加的誕生并不意味著夢想的完美實現。面對攜程等類似網站的瘋狂擴張、戰略轉型,普加將如何面對網絡商海的挑戰呢?談起這個,他很有興致地說:“我的初衷是創建一個垂直搜索的信息平臺,將人們的生活需求與信息平臺的功能緊密聯系起來。比如:用戶想知道離自己最近的理發店或者好吃的中餐館,這些就是普加提供的主要服務。其次,普加的技術完全是自主開發,公司有一批優秀的技術人員。”謝清祿一直相信,普加也能夠創造出奇跡。
目前的普加是一個有200多人的團隊。隨著普加地圖、視頻、無線技術等功能模塊的完善,普加逐步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時期。在未來3—5年內,普加公司用戶規模有望達到3億,市值達到200億。
“普加,就像我的孩子一樣,”謝清祿眼里閃耀著光彩,“看著它一步步成長起來,也更加期盼它在未來不斷發展和壯大!”
謝清祿 山東泰安人,普加智能信息公司首席執行官。1992年大學畢業,工作兩年后留學美國,獲得土木工程、集成電路數字系統兩個碩士學位。2002年從美國硅谷回到國內。2005年12月8日,創建普加智能信息公司。(朱婧)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