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2月21日,在一個醫改方案座談會上醫生們集體呼吁改善執業環境
中新網12月21日電 今日,北京醫師協會呼吸科專家委員會召開了“醫改方案座談會”,十多位資深臨床醫師共同發出呼吁,醫改方案應把“提高醫師社會地位”、“尊重醫師人格和勞動價值”、“切實改善醫師執業環境”等條款明確納入醫改之中。與會的《中國醫院院長》雜志還曬出了醫師的基本工資,并披露醫生群體其實很渴望醫改能讓他們靠陽光收入過體面生活。
一位行醫近40年的老醫生說,前不久中國醫師協會和《醫師報》等單位的調查顯示,半數醫生對高風險與低薪酬的工作表示不滿,六成多醫生過的并不快樂,七成醫生想改行,八成以上的醫生子女不愿意選擇學醫。
“新醫改應該把醫生的執業安全問題上升為法律法規層面進行保障。”一位年輕醫生表示,“同時應提倡兼顧‘文明就醫’和‘溝通患者’。”
與會醫生們還表示,醫生的真實待遇情況其實與社會上炒作的并不一樣,“連續22年間,房價不知翻了多少翻,但是發給醫生的衛生津貼至今仍是15元,這津貼是對醫生收治傳染病人、接觸放射性等的補償,在當年可以吃幾天,現在只夠吃一頓快餐的。”一位醫生表示。
與會的《中國醫院院長》雜志執行主編孫晨提出,曾接收到一些醫生“曬”來的工資,大城市的中級職稱醫生月均工資收入僅為4000元左右,“一名醫學生進入醫院后要經過5年到10年才能有資格獲得中級職稱,在此之前他要先做滿5年的住院醫,要經受數年的‘24小時值班’考驗,天天面對患者的生死,這期間他的月均工資收入僅為2500元到3000元。”
一位醫生特意帶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指出相關法條為“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中醫生待遇的表述卻僅為“享有獲取工資報酬和津貼,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
“顯然,醫生僅憑2000多元至4000多元的工資收入是無法像其他社會群體一樣供房、供車和養家的。一些醫生向我們表示,在做著高強度、高風險和不被患者信任的工作的同時,非常渴望新醫改能讓他們踏踏實實地靠陽光收入過生活。”《中國醫院院長》雜志社孫晨說。
“能否改變目前醫生的勞動價值與價格嚴重偏離,能否尊重醫生們的勞動價值,調動醫生們的積極性,應成為本次醫改的一個重要話題。我們期待新醫改能讓醫生群體重新找回職業自尊感。”與會的醫生們一致表示。
![]() |
![]() |
![]() |
![]() |
![]() 少女交友不慎 色誘敲詐10萬元 |
![]() 因家人反對男子街頭劫持女友 |
![]() 學生軍訓猝死 學校判賠9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