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價值未被完全體現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魏麗惠代表:杜絕醫生收紅包,一個是從醫護角度杜絕不正之風;另外是從價格體系上,讓醫生的勞動價值真正在社會上到位。現在大家有時候開玩笑“又快出一個手術刀不如剃頭刀的了”,一次高級理發大概50塊錢,可是闌尾手術只有155塊錢,這是國家規定;一個剖宮產,只有1500塊錢。這是國家價格明文規定的,這些都沒有把醫生的實際勞動、責任體現出來,這有待于將來國家進一步改進。
應建動態薪酬參照體系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薛瀾:我國的醫院絕大部分是公立事業單位,工資標準非常低,與國外同行或國內私立醫院相比差距大。而且,工資水平的制定也很不公平。因此,國家應給醫院更多的自主權來制定薪酬標準,解決“灰色收入”問題。不同層級不同地域政府部門,應考慮建立一個工資水平的參照體系。
醫生收入掛鉤群眾滿意度
黃石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林委員:應當切實建立起公眾對公立醫院的監督和考評機制,尤其是加大公眾對公立醫院的滿意度測評。在此基礎上改革公立醫院的用人機制,將群眾滿意度作為用人的重要標準,確保醫務人員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糾正醫務人員的“逐利”行為不是要回到過去“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老路上去,而是要用動態的考評機制來管理醫務人員,將群眾滿意度同醫務人員的收入掛鉤。在保證財政投入的同時,公立醫院應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將醫務人員的收入同藥品銷售和服務收入嚴格分開。
醫生工資納入財政全額預算
陜西省榆林市委書記李金柱代表:榆林市府谷縣在醫改方面的工作表現在政府加大投入,構建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公立醫院基礎設施和大型設備在上級專項資金的基礎上,不足部分由縣財政全額預算。將縣醫院、中醫院干部工資由過去的70%差額預算改為財政全額預算,解除了醫護人員的后顧之憂。(趙喜斌)
醫生責任和待遇應該成正比
北京朝陽糖尿病醫院院長王執禮委員:我認為和醫生職業特殊性相比,現在醫生的收入還是偏低的。我國的醫生收入和國外的醫生收入是沒法比的,但是也不應該有那么高的期望值,那樣的話國家負擔太重了,不現實。
醫生是個很特殊的行業,是很復雜的腦力勞動者,又是很繁重的體力勞動者,要承擔很大的風險,醫生在各國的待遇都很高,責任是和待遇是成正比的。新的工資機制,應該是能夠鼓勵醫生多做醫療服務性工作,比如有效地多做手術、多看病人,建立一個涉及病人滿意度、醫療質量、醫療服務等方面的科學評估體系,切實讓醫務人員在為患者服務的同時擁有一個合理的報酬。
其實現在私立醫院也并不是全靠工資來吸引醫務人員。市場是雙向選擇的,醫院選擇醫療技術和護理技術的骨干,醫務人員和護理人員也要看醫院發展的方向。從長遠看應該提高醫務人員收入,收入和崗位、工作水平、貢獻掛鉤,但是所有的激勵機制要以病人至上、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為原則,不能為創收而設置。 (孫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