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2日電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常務副會長、首席急救專家李宗浩表示,王家嶺礦難搶險救援工作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
從3月28日13時40分透水事故發生,王家嶺礦難就成為民眾每天關注的焦點,而115名工人成功獲救被譽為是“創造了中國搶險救援史奇跡”。今天上午,李宗浩做客新華網,在談到王家嶺礦難救援工作時,他說:“我過去不喜歡用奇跡兩個字,但是我這次也贊成用這個字‘奇跡’”。
獲救的115名工人總體情況都非常好
李宗浩說,畢竟他們在井下有8天8夜,在這樣一個惡劣的環境下,可以說是暗無天日,也可以說是在難以想象的環境下,盡管我參加了很多次搶救,但對他們的恢復不能用常態來想,應該想得多一些,想的更細一些。
目前來講,都能夠進食了,其實出來第二天就可以進食了,但是我們沒有讓他們進食,因為這么長時間胃腸功能處在很差的情況下,他很餓,吃了之后對身體不好,一定要從生理鹽水開始,不要更多的營養,盡管他們非常需要營養,但是消化和吸收不了,現在都能夠進食了,通過自然的進食就可以把問題解決,現在還是流食、半流食而且是少量、多吃,現在總體情況來看,都非常好。當地的醫護人員花了很大的心血,盡管我們是協作他們,衛生部的專家也是做了很多的工作。
王家嶺礦難救援奇跡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
李宗浩稱,我過去不喜歡用奇跡兩個字,但是我這次也贊成用這個字“奇跡”,因為可以這樣說,據我有限的知識,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
他說,你可以想象,8天8夜在這樣一個惡劣環境下,第一批救出來的工人應該是這次115名工人當中比較重的,昨天我見到了第一批救出來的第一個工人,他們大部分在水里泡著,但是這兩天恢復的很快,所以第一批救出來的人恢復的很快,他現在很愿意吃,但我們要保護他們,控制飲食。
談救援體會:科學發展觀統領的科學救援
李宗浩指出,我個人的體會,第一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這不是一句空話,如果沒有黨、政府的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的決心,這個事情是很難做下去的,因為救援牽涉到很多的部門,要調動很多的救援力量和器材,依靠單一部門是不行的,因為我在現場也看到了。
他還說,從國家安監總局的總局長到山西省委政府,我特別感動的一句話就是,被救出來的工人說“共產黨不會不管我們的”,這句話很真實。
王家嶺礦難搶救的難度比以往的都難很多
李宗浩表示:因為這次救援不像瓦斯爆炸,它是非常嚴重,時間很短,這次是那么長的時間,這是一個。第二,搶救是在井下,這就涉及到很多技術上的問題和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不是盲目的搶救,所以工程救援這塊也是做的非常好。
他強調,這次在搶救的環境、搶救的對象、搶救的難度應該比以往的都難很多,從這次搶救中,我們要很好的總結,從我們醫學上也要進行很好的總結。昨天上午和(山西)省里面的同志也商量,以后要搞一個好的研究課題。理論才能指導實踐,通過一次次的救援和成功經驗以及吸取的教訓,我希望能搞一些研究。 (據新華網文字直播整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